將人類的大腦復(fu)制到機器人上?
馬(ma)斯克表示:還(huan)真有可能。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馬斯克提到了去年特斯拉年度AI開放日上推出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并表示:
總有一(yi)(yi)天,我們(men)可(ke)以將那些(xie)獨(du)一(yi)(yi)無二的東西,比(bi)如(ru)性(xing)格、記(ji)憶下(xia)載到(dao)機器人身體(ti)中,這(zhe)將是一(yi)(yi)種不同的永生方式。
啊這……不就是科幻影視(shi)作品中的那些“將意識寄宿(su)于機器”,甚至(zhi)“意識與網絡融合(he)”的橋段?
△《攻殼(ke)機動隊》:素子意識與(yu)網絡(luo)融(rong)合(he)
對此網友表示:
而現階段的特斯(si)拉(la)人形機器(qi)人,更多還(huan)是扮演一個日常(chang)生(sheng)活中(zhong)的普(pu)通角色,比如做(zuo)做(zuo)家務什么的。
擎天柱的原型產品將在今年年底完成,馬斯克還明確了另一個時間點:已經做好了到明(ming)年(nian)年(nian)底達到至少中等規(gui)模(mo)量產的準備。
這段采訪發(fa)生在3月27日,加利福(fu)尼亞州的一座工廠。
馬斯克在(zai)(zai)采訪中明確表(biao)示,人形機器(qi)人這種“技(ji)術趨勢”正在(zai)(zai)發生:
我當然不想擁有任何可能對人類有害的東西。但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比如波士頓動力公司,他們每年都在做得更好。
事實就是(shi),人形(xing)機器人正在(zai)出現。
而這也是他(ta)為(wei)何會將擎天柱做(zuo)成(cheng)像人類(lei)(lei)一樣的雙足(zu)——就是要(yao)讓一個機器人適(shi)應人類(lei)(lei)的環(huan)境(jing),去(qu)做(zuo)人類(lei)(lei)能(neng)做(zuo)的事(shi)情。
擎天柱是(shi)一(yi)個(ge)工業機器人,身高約1.72米(mi),重約56.7kg,面部是(shi)一(yi)個(ge)顯(xian)示(shi)屏,四肢(zhi)看(kan)起來和(he)人類一(yi)樣,實際上為了(le)實現平衡性和(he)敏捷性,使用了(le)40個(ge)機電推桿。
這一機器人身上運用了特斯拉的各項AI和芯片技術:
比如使(shi)用Autopilot的攝像頭充當感知系統,胸腔里內置FSD同款(kuan)的特斯拉(la)自研芯片,還有多(duo)攝像頭視頻神經網絡、規劃(hua)能力、標記。
在最初的設定里,主要負責的工作是那些重復、枯燥或危險的(人(ren)類不(bu)想做的(de))。
不過現在(zai),馬斯克(ke)為(wei)其所扮演的角(jiao)色加入了(le)更加日常和普通的定(ding)位,比如做家務,或者……呃,像(xiang)人類一樣跳跳舞?
(假扮成擎天柱的人類(lei)在初登場(chang)時的一(yi)段(duan)熱舞)
除了上述的用途,馬斯克還認為,擎天柱也有助于緩解出生率(lv)降低帶來的問題。
在更遠的設想(xiang)中,他表(biao)示:總有(you)一(yi)天,人(ren)格意(yi)識將(jiang)能夠(gou)被“下載”或“存放(fang)”在擎天柱機器人(ren)上。
“就像是一種不(bu)同(tong)的永生?”采訪者提出了這(zhe)樣的觀點(dian)。
而馬斯(si)克(ke)給予了(le)肯定的(de)回答。
那么,如果讓機器人(ren)越(yue)來越(yue)深(shen)入地融于人(ren)類社(she)會,最(zui)終是否會讓人(ren)類被(bei)AI取代?
馬斯克認為,至少不會由腦機接口,比如他(ta)的Neuralink來提供動力——因(yin)為目(mu)前(qian)公司的產品只用來解(jie)決大(da)腦或(huo)脊椎損傷之類(lei)的問(wen)題(ti)。
在采訪中,他們還談到了由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谷歌工程總監Ray Kurzweil在他的奇點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書中提出的著名的概念,奇點時刻。
書中以時間順序對未來科技做了預測,其中提到,在2025年時,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將超過人(ren)類大腦(nao),人類的智能也將越來越非(fei)生(sheng)物化。
馬斯(si)克認(ren)為,向(xiang)書(shu)中所說的“奇點時代”的過渡或許并不會嚴格符合預測中的時間線,二十號(hao)UI更為平滑地進行:
現在,我們的(de)記憶(yi)通(tong)過圖片和視頻儲存在手(shou)機和電腦中,我們可(ke)以在世(shi)界(jie)的(de)兩端免費視頻通(tong)話……放在以前,這(zhe)就是不可(ke)思議的(de)事情。
事實上,我們(men)(men)已(yi)經通過大(da)規模的(de)計算機運用“放大(da)”了我們(men)(men)的(de)大(da)腦,而這種數(shu)字計算的(de)數(shu)量還會(hui)迅速增加。
其他問答
當然,除(chu)了(le)(le)科技(ji)領域,采訪中也談(tan)到了(le)(le)許多其他話題(ti)。
比如,雖(sui)然馬斯克贊同將人類的大(da)腦“復制”到機器以(yi)達到一種“別樣的永生”,但對(dui)研究肉體層(ceng)面(mian)的長壽卻不感(gan)興趣。
他認(ren)為,如果人類存活(huo)太(tai)長時間,會(hui)讓社會(hui)“陷入窒息”。
現(xian)階段,他擁有的(de)三個“最大恐懼”,是(shi)人類(lei)與日俱減的(de)出生率、人工智能危機、宗教(jiao)極端主義。
而在被問到目(mu)前最緊(jin)迫(po)的(de)想(xiang)要完成(cheng)的(de)項(xiang)目(mu)時,馬斯克不假思索(suo)地答道:
全自動(dong)駕(jia)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