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亞,2021年12月16日——以“綠色智能制造 共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2021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創新峰會在三亞召開,繼首場關注水、冶金、生命科學以及交通等行業終端用戶后,此次峰會聚焦過程工業及OEM設備制造領域等細分工業的綠色智能制造實踐、創新技術應用與雙碳目標下企業落地路徑等實質性內容,以連續兩(liang)天(tian)的峰會(hui)為工業客(ke)戶數字化(hua)轉型與可持續發(fa)展(zhan)指明(ming)方向。

施耐德(de)電(dian)氣高級(ji)副總裁、工(gong)業(ye)自(zi)動化業(ye)務中(zhong)國區負責人(ren)龐邢(xing)健(jian)發表主題演講
“對(dui)工業(ye)而言,低(di)碳和數字化兩大轉(zhuan)型是(shi)挑戰更是(shi)機會(hui)。”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ye)自動(dong)化業(ye)務中國區負責人龐(pang)邢健表示(shi),“施耐德電氣積極發(fa)揮在能源管理和工業(ye)自動(dong)化領域的(de)技術(shu)專長(chang),結合一系列實踐為工業(ye)企業(ye)提供切實可行的(de)策(ce)略與(yu)(yu)意見,助力中國工業(ye)向(xiang)高質量(liang)與(yu)(yu)可持續發(fa)展(zhan)之(zhi)路不斷邁(mai)進。”
“路徑、服務、人才”數字化轉型一個都(dou)不能少
隨著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數字化不僅賦能企業探索新的價值和商業模式,同時助力企業打造韌性供應鏈。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近期對一百多家大中型制造企業和高管深入調研后顯示:面對數字化,企業普遍實踐積極,除了不足10%的企業尚在工廠數字化籌備討論階段外,已經有83%的企業進入到不同程度的實施中;但在落實工廠數字化之后,只有46%的企業認為轉型效果符合預期。在數字化不能夠滿足預期的原因中,投入過高而回報率偏低、缺乏數字化轉型的人才,以及數字化技術與業務難以整合位居前三。也因此,明確轉(zhuan)型路(lu)徑、加強自身能力、優化(hua)(hua)組織架構、打造(zao)企(qi)業(ye)文(wen)化(hua)(hua)成為(wei)大部(bu)分企(qi)業(ye)認可的(de)數(shu)字化(hua)(hua)轉(zhuan)型經驗(yan)。

盈德(de)氣體集團、白銀有色集團、三寧化(hua)工股份有限(xian)公司等不同領域的領導者分(fen)享了在數(shu)字(zi)化(hua)轉型中的路徑(jing)與難點
此次峰會中,盈德氣體集團、白銀有色集團、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某擁有百年歷史的國際食品生產企業,四家不同領域的領導者分享了在數字化轉型中的路徑與難點,不僅為行業企業提供借鑒,更代表了當前流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方向。如對于轉型路徑,白銀有色認為數字化轉型涉及到IT信息技術、OT運營技術、DT數據技術等多維度融合,制定清晰的實施路線更易于推進,盈德氣體同樣分三步進行數字化,并認為與了解行業的專業合作伙伴攜手將有助于數字化的高效推進,易于OT與DT的融合,提供支持;對于服務的專業性,三寧化工認為(wei)數(shu)字(zi)(zi)化轉型需要結合行業專長才(cai)能更好發揮功效;而對于轉型中(zhong)的(de)困難(nan),該食品生產企業則(ze)認為(wei)難(nan)點不(bu)在技術本身,而在于觀(guan)念意識的(de)轉變,這對于推動數(shu)字(zi)(zi)化轉型至關重要。
以強大的軟(ruan)件(jian)能力賦能“全生命(ming)周期”數字化(hua)
憑借在綠色智能制造領域的豐富實踐以及在細分產業的深刻洞察,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TM數字化架構與AVEVA劍維軟件、傲時軟件OSIsoft等軟件的互補、完善,施耐德電氣在能源管理和工業領域構建起全面的全生命周期的軟硬件及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貫(guan)穿設計(ji)、建造(zao)、運營與維(wei)護(hu)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在整個設計階段,通過全生命周期資產信息管理平臺、功能強大的三維工程設計解決方案,電氣設計平臺數字化解決方案,再到數字孿生服務,幫助工業(ye)企(qi)業(ye)提高(gao)在整(zheng)個(ge)資產生命周期(qi)中做出決策的速度、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全面實現數字化夯實基礎;
在建造階段,施耐德電(dian)氣依靠(kao)完整的(de)綠色(se)智能制造(zao)和綠色(se)能源管理軟硬(ying)件解決方案,開放自動化(hua)技術,能夠幫助工業(ye)企業(ye)在建造(zao)階段提升(sheng)工程效率,以更系統化(hua)、模塊(kuai)化(hua)的(de)方式(shi)確(que)保投資面向未來;
在運營階段,施耐德電氣的(de)數字化解決方(fang)案(an)將(jiang)為離散(san)、混合和流程工業(ye)的(de)企(qi)(qi)業(ye)帶來運營效(xiao)率的(de)提升。在市場進入存(cun)量(liang)經濟的(de)今天,企(qi)(qi)業(ye)的(de)運營效(xiao)率決定著企(qi)(qi)業(ye)的(de)競爭(zheng)力;
在維護階段,施耐(nai)德(de)電氣一系列的(de)顧問軟(ruan)件應(ying)用(yong)與數(shu)字化(hua)服務(wu)將為企業的(de)高效(xiao)與可持續(xu)發展提供(gong)建議。企業已經意識到,持續(xu)優化(hua)是保證企業盈利的(de)關鍵。

施(shi)耐德電氣全新(xin)亮相的面向產線和車間級數字化管理打造(zao)的包裝(zhuang)輕量級MES
如此次峰會上,全新亮相的面向產線和車間級數字化管理打造的包裝輕量級MES,基于施耐德電氣超過二十年的包裝機器自動化經驗,結合快消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打造的產線和車間級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可廣泛用于食品飲料、生命科學及家庭護理和個護產品的后道包裝線。包裝輕量級MES可實現不同供應商控制系統的數據集成,實現產線數據的實時監控、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及產線的快速部署,令數字化產線和車間成為現實。
以“綠色(se)智能制造”加速制造業(ye)高(gao)質量發展
當下,綠色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減碳目標也已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已成共識。對于OEM機械制造商而言,從為客戶單純提供機械產品到升級為提供產品與服務,落實生產運營環節的節能減碳成為必然。憑借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豐富積累,施耐德電氣提供了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執行的整套解決方案,涵蓋企(qi)業數字化轉(zhuan)型(xing)咨(zi)詢、綠色智能(neng)制造咨(zi)詢,碳中(zhong)和(暨可持(chi)(chi)續(xu)發展)咨(zi)詢,綠色能(neng)源管理(li)咨(zi)詢等,全面助(zhu)力企(qi)業的數字化轉(zhuan)型(xing)與可持(chi)(chi)續(xu)發展。
如施耐德電氣以AVEVA AIM交付平臺構建方案助力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建設,建立三維可視化的虛擬工廠管理平臺,為數字孿生工廠建設奠定基礎,從而提高工廠運維效率、減少停車時間、提高維修的安全性、提高各管理系統數據的一致性、減少差錯和事故、實現數字資產管理。在運維期,數字化交付平臺化身為資產信息管理平臺為用戶提供包括改擴建、數據查詢、運維系統集成等業務需求,從而提高系統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優化和降低成本,穩步推進減碳目標;在涪陵榨菜涪陵基地生產(chan)車間工(gong)業(ye)智(zhi)能化設計和實施(shi)項目中,施(shi)耐德(de)電氣為(wei)其1.6萬噸/年的脆口榨菜(cai)生產(chan)線提(ti)供了包含AVEVA系(xi)統平臺、MES制造執行系(xi)統在內的基(ji)于(yu)EcoStruxure架構(gou)的完整解決(jue)方案,助力其打造了中國(guo)醬腌(a)菜(cai)行業(ye)標桿型數字化車間。隨著(zhu)該條生產(chan)線正式(shi)投產(chan),標志著(zhu)涪陵榨菜(cai)產(chan)業(ye)從(cong)自動(dong)化向數字化、智(zhi)能化邁進(jin)。
“聚焦細分行業”是綠色智能制造創新峰會的“主色調”,無論從產業結構、產業鏈發展還是企業布局上,施耐德電氣將給予客戶更為落地的數字化轉型與碳中和路徑選擇。作為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施耐德電氣也將以豐富的綠色智能制造經驗助力客戶將挑戰轉變為提升效率、綠色和業務韌性的機會,并進一步帶動整個產業鏈、生態圈加速轉型,邁向未來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