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就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介紹了2022年數字中國建設主要進展。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shu)首次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shu),實(shi)現了“物超人(ren)”,當前已(yi)初步(bu)構建數(shu)據(ju)基礎制度體系,數(shu)據(ju)產量穩居世界第二。
這些成績離不開基建的(de)布局。近(jin)年來,中國電信等運營商(shang)就在不斷加大(da)云網和算力中心(xin)建設。然而,定制化場(chang)景建設所耗(hao)去的(de)資(zi)源和成本依舊制約著相(xiang)關(guan)產業的(de)發展(zhan)。
(圖片來源:攝(she)圖網)
移動物聯網使數據產生價值
近十年來,云計算、 AI、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5G 等技術的突破和商用,都預示著“以人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時代”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機雙核心的信息技術時代”,也就是物聯網時代。
移(yi)動物聯(lian)網(wang)是基于蜂窩移(yi)動通信(xin)網(wang)絡的物聯(lian)網(wang)技術和(he)應用,通過多網(wang)協同(tong)實現(xian)泛(fan)在連接、萬(wan)物智聯(lian)的數(shu)字(zi)信(xin)息基礎設施,是現(xian)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he)數(shu)字(zi)產業集群(qun)的重要組成(cheng)部(bu)分。
如今,面向低速率應用的窄帶物聯網(NB-IoT)已正式納入國際電信聯盟(ITU)的 5G標準,成為海量機器類通信(5G mMTC)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應用發展。
推動移(yi)動物聯網發展具(ju)有重要意(yi)義,其(qi)一,能(neng)夠(gou)實現(xian)萬物互聯,使數(shu)(shu)據產生(sheng)價值(zhi)。其(qi)二,能(neng)夠(gou)賦能(neng)千行百業(ye),促進數(shu)(shu)字化轉(zhuan)型升級。其(qi)三,能(neng)夠(gou)踐行綠色低碳,推動行業(ye)創新(xin)發展。
中國電信夯實智慧應用物聯基礎
作為物(wu)聯(lian)網等新(xin)型(xing)基礎設施的筑基者,電(dian)信運(yun)營商近年來不斷(duan)讓萬物(wu)互聯(lian)成為現(xian)實。例如:中國電(dian)信就在云(yun)網融合戰略下,堅持科技創新(xin),通過自主研發、開(kai)放合作等方式,不斷(duan)為各(ge)行業(ye)智慧應(ying)用夯實物(wu)聯(lian)基礎。
在智慧零售領域,近日,中國電信在福建泉州與以NFC芯片等物(wu)(wu)聯(lian)技術為(wei)技術核心(xin)福建鏈(lian)物(wu)(wu)科技有限公司舉(ju)行(xing)戰略(lve)合作簽約(yue)儀式,相關(guan)商品將實現一(yi)(yi)物(wu)(wu)一(yi)(yi)芯,成為(wei)“數字商品”。
在食品(pin)(pin)安(an)全領(ling)域,中國電(dian)信與浙江溫州市場監(jian)督(du)管(guan)理局大力推進視(shi)頻物(wu)聯匯聚云平(ping)臺建設(she),從(cong)后廚到(dao)(dao)生(sheng)產線、從(cong)加工到(dao)(dao)配送,多措并(bing)舉,為食品(pin)(pin)安(an)全監(jian)管(guan)打造“智慧大腦”。
在(zai)智慧(hui)文旅領域,中國(guo)電信結(jie)合物聯網和(he)云計算、AI等5G定制(zhi)網技術,為云南昆明動物園構建“城市安全樣板”提(ti)供(gong)綜合信息(xi)解決方案,門鎖開關信息(xi)、籠(long)舍區(qu)人員/動物的(de)監(jian)控畫面以及各類環境(jing)監(jian)測數據(ju)均(jun)可實現遠程監(jian)控。
定制化物聯場景是發展掣肘
當前(qian)(qian),各行各業(ye)都為(wei)移(yi)動物聯(lian)網(wang)發(fa)展(zhan)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場(chang)景,我國也建(jian)成(cheng)了全球規(gui)模最大的移(yi)動通信網(wang)絡。如果只從軟硬件發(fa)展(zhan)趨勢來看,物聯(lian)網(wang)產業(ye)形勢一片向好(hao),然而(er),事實的情況并非如此。有別(bie)于其他5G場(chang)景,物聯(lian)網(wang)場(chang)景目前(qian)(qian)是以(yi)定(ding)制化設計為(wei)主,這(zhe)雖然是其特(te)色,卻也因為(wei)這(zhe)類(lei)類(lei)似(si)VIP級別(bie)的服務(wu)成(cheng)為(wei)相關(guan)產業(ye)發(fa)展(zhan)的掣肘。
例如:云平臺給特定(ding)場景提供了(le)專屬服務(wu),但是,同(tong)時也消(xiao)耗較多云資源,從綠色低碳建設(she)角(jiao)度來看,這并不(bu)利于節能;再從經濟角(jiao)度來看,相比一個解題思路能夠通吃某場景的互聯(lian)網App,量身定(ding)做的物(wu)聯(lian)網應用背(bei)后需要更(geng)大的投入,所(suo)以(yi)導致看起來作(zuo)用差(cha)別不(bu)大的設(she)備(bei),加(jia)上物(wu)聯(lian)網一詞就(jiu)會(hui)更(geng)燒錢。
因此,物聯網場景(jing)領域亟需標準化的(de)產(chan)品出現,降低使用門檻,也(ye)讓更多中小(xiao)企業和更多的(de)個人用戶可以低成本暢(chang)享移動(dong)物聯網場景(jing),為產(chan)業發展打好平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