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OpenAI撞開了AI新時(shi)代的大門(men),雖然這扇門(men)本身就(jiu)已(yi)經松動了。
ChatGPT一時間風頭無(wu)兩(liang),這也讓越來越多的(de)廠商將目光放到了大模型上(shang)。
進入2023年以來,越(yue)來越(yue)多(duo)的大(da)模(mo)型如雨后春筍般闖入人們(men)的視野當中(zhong),華(hua)為(wei)、百度、阿(a)里等大(da)廠(chang)的入局自(zi)然是在意料之中(zhong),不(bu)過最近一段(duan)時間(jian),三大(da)運(yun)營商也(ye)“按捺(na)不(bu)住(zhu)”了,接連發布了自(zi)家的大(da)模(mo)型,看樣子是要在新賽道上(shang)再較量(liang)一輪。
最先出招的是中國聯通。其在6月28日的上海MWC2023大會上首次對外公布了旗下的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鴻湖圖文大模型1.0”。
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yi)動則是(shi)將“擂臺”放到(dao)了行業盛會(hui)WAIC 2023(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上。
7月6日,中國電信率先發布大語言模型TeleChat。7月8日,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兩款大模型: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主要(yao)面向政務和客(ke)服領(ling)域。
八仙過海,運營商的大模型功法有何不同?
至此(ci),三大運營(ying)商正式在(zai)大模型這條新賽道(dao)上會面,新一輪競賽自然也是明(ming)槍(qiang)開跑。
而作為壓(ya)軸亮相的(de)參賽者,中國移(yi)動的(de)大(da)模型有哪(na)些不同之處(chu)呢?在(zai)行業(ye)發展(zhan)高熱不退的(de)大(da)環境(jing)下,三家運營商(shang)又有哪(na)些奇招(zhao)呢?
首先(xian)來看一下運營商為其大(da)模型起的名字——中國聯(lian)通鴻(hong)湖圖文大(da)模型1.0、中國電信大(da)語言(yan)模型TeleChat、中國移動“九(jiu)天”人工智(zhi)能(neng)行業大(da)模型。
顯而易見,中國移動直接將其大模型定義為了行業大模型。

圖源:運營商那些事(shi)
技(ji)術(shu)升級是社會進步的(de)重要驅動力,但總歸要落(luo)到產業內(nei)才(cai)算是真的(de)發揮(hui)價(jia)值。所(suo)以,我們總能夠(gou)在各類大(da)模(mo)型(xing)發布(bu)會上看到“炫(xuan)技(ji)”的(de)效果展示橋(qiao)段。
但是(shi),對于大模型而言(yan),度(du)過了(le)最初的短暫甜(tian)蜜(mi)期(qi)之(zhi)后(hou),作詩、知識百(bai)科等應用(yong)已(yi)(yi)經很難(nan)點(dian)(dian)燃行業(ye)(ye)熱情了(le),如何改變(bian)傳統行業(ye)(ye)或是(shi)為已(yi)(yi)有智能化服務賦能才是(shi)大家(jia)關注的重點(dian)(dian)。
回歸到運(yun)營(ying)商(shang)的(de)大(da)(da)模(mo)(mo)型(xing)上,聯通的(de)鴻(hong)湖圖文大(da)(da)模(mo)(mo)型(xing)號稱是(shi)首個面向運(yun)營(ying)商(shang)增值業務的(de)大(da)(da)模(mo)(mo)型(xing),并未點名行業。電(dian)信(xin)的(de)TeleChat展示了大(da)(da)模(mo)(mo)型(xing)賦能數據中(zhong)臺、智(zhi)能客服和智(zhi)慧政(zheng)務三個方向的(de)產品,是(shi)其與千行百(bai)業的(de)信(xin)息化解決方案進行融(rong)合。
反觀移動,其是直接將自身多年來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的經驗(yan)注入到大(da)模(mo)型(xing)(xing)之中,進而孕(yun)育(yu)了九天(tian)·海算政務大(da)模(mo)型(xing)(xing)。所(suo)以該(gai)大(da)模(mo)型(xing)(xing)在(zai)政務事項理解(jie)、多(duo)維度(du)信息關(guan)聯、復雜(za)流程交互等方面有著先天(tian)優(you)勢。
而九天·客服大模型則是將移動多年來在客服領域沉淀的海量服務數據、業務知識和服務經驗調用起來,通過“大模型—人工坐席—用戶”的三方(fang)溝通場提高效率。
換言之(zhi),移動(dong)是通過大(da)模型將其(qi)成熟的(de)智慧政務、智能客服(fu)應(ying)用進(jin)行了升(sheng)級(ji)“擴容”,真(zhen)正面(mian)向垂直(zhi)行業(ye)落地了專業(ye)的(de)大(da)模型。
提及行業 ,不免容易聯想到華為在3天前發布的盤古大模型 3.0。
華(hua)(hua)為(wei)(wei)常務董事(shi)&華(hua)(hua)為(wei)(wei)云CEO張(zhang)平安(an)在發布會(hui)上直(zhi)言不諱——華(hua)(hua)為(wei)(wei)盤(pan)古大模(mo)型(xing)不會(hui)寫詩(shi),只會(hui)做事(shi)!盤(pan)古大模(mo)型(xing)是(shi)要(yao)扎根行業 ,為(wei)(wei)各個行業帶來(lai)價(jia)值!我們一直(zhi)堅(jian)持的方(fang)向就是(shi) AI for Industry,所以盤(pan)古大模(mo)型(xing)不會(hui)作詩(shi),他也沒(mei)有時(shi)間作詩(shi),因為(wei)(wei)他要(yao)深入到各行各業里頭去!因為(wei)(wei)他要(yao)讓 AI 來(lai)賦(fu)予千(qian)行百業價(jia)值!
華為(wei)(wei)也在(zai)發布(bu)會(hui)現場展示了(le)盤古for礦山/鐵路/氣象/制造/政(zheng)務(wu)(wu)。而在(zai)盤古政(zheng)務(wu)(wu)大(da)(da)模型的(de)展示中(zhong),華為(wei)(wei)也介紹(shao)了(le)其(qi)功能(neng)(neng)與能(neng)(neng)力,其(qi)中(zhong)就包括準確地理(li)解民眾的(de)咨詢意(yi)圖,把(ba)老百(bai)姓的(de)話(hua)語轉化為(wei)(wei)政(zheng)府辦事的(de)語言。與九天·海(hai)算(suan)政(zheng)務(wu)(wu)大(da)(da)模型有著異曲(qu)同工(gong)之妙(miao)。

不過,同場競技(ji)之(zhi)下,中國移動、亦或是其背(bei)后所(suo)代表的運營商,在這場大模(mo)型戰爭中是否有哪些優勢呢(ni)?
運營商打好“算網融合”這張牌
其實,運(yun)營商入局(ju)大(da)(da)(da)模(mo)型(xing)也可以說(shuo)是(shi)順勢而為(wei)。畢竟大(da)(da)(da)模(mo)型(xing)是(shi)大(da)(da)(da)數(shu)據、大(da)(da)(da)算(suan)力、強算(suan)法的(de)有(you)機結合(he),運(yun)營商作為(wei)數(shu)據與算(suan)力的(de)“賣水人(ren)”,無疑是(shi)擁(yong)有(you)一定的(de)先(xian)天(tian)優勢的(de)。
首先,運營商可以將大模型能力引入自身應用提升運營能力與網絡能力。
正如電信與互聯網分析(xi)師馬繼華(hua)所分析(xi),運(yun)營(ying)商(shang)(shang)可通過大模(mo)(mo)型研發(fa),提(ti)(ti)高自身業務水平和(he)服務能(neng)力(li),提(ti)(ti)高企(qi)業運(yun)營(ying)效率;通過大模(mo)(mo)型能(neng)力(li)助力(li)運(yun)營(ying)商(shang)(shang)云計算(suan)等產品核心競爭力(li)提(ti)(ti)升,提(ti)(ti)高產品核心價值,同(tong)時大模(mo)(mo)型將帶(dai)動(dong)大量新興(xing)業務發(fa)展(zhan),從而(er)提(ti)(ti)高流量和(he)算(suan)力(li)使用量,為運(yun)營(ying)商(shang)(shang)帶(dai)來轉(zhuan)型價值。
此外,值(zhi)得關(guan)注的(de)是(shi)AI大模(mo)型與通信(xin)網絡的(de)融合,也就是(shi)網絡的(de)智(zhi)能(neng)化轉型,這(zhe)也是(shi)運營商(shang)所擁有的(de)差(cha)異化應用之一。
中國(guo)移(yi)動通信集團公(gong)司(si)網(wang)絡(luo)事業部網(wang)管(guan)支撐處(chu)專家羅志毅(yi)表(biao)示,從自智(zhi)網(wang)絡(luo)的(de)角度來(lai)看,大模型(xing)帶(dai)來(lai)了一(yi)個網(wang)絡(luo)全景的(de)全面認知(zhi)能力(li),這對(dui)于電信運(yun)營商面臨(lin)的(de)多供(gong)應商管(guan)理難(nan)題(ti)以及不(bu)同(tong)層面的(de)網(wang)絡(luo)協同(tong)與運(yun)維難(nan)題(ti),帶(dai)來(lai)了學習成本的(de)下降以及整(zheng)體運(yun)維能力(li)的(de)躍升。
其次,運營商可以推出行業大模型或者將其大模型與行業解決方案融合,全面賦能千行百業。這也正是目(mu)前(qian)三大運營商所推出的大模型。
第三,在算力需求急劇膨脹的時代下,運營商相較其他廠商在算力與網絡方面擁有更深的積累與優勢。
眾所周知,摩爾定律逐漸進入瓶頸,單芯片的算(suan)力提升空間越來(lai)越窄(zhai),成本越來(lai)越高。在單點算(suan)力無法持續倍(bei)增(zeng)的情況(kuang)下(xia),盤(pan)活現有的算(suan)力資源(yuan),是解決算(suan)力不足問題(ti)的唯一辦法。
而這便是“算力網絡”的重要意義——為用(yong)戶提供(gong)最適(shi)合的算(suan)(suan)力資源服務,即算(suan)(suan)力類型匹配,算(suan)(suan)力規模(mo)合適(shi),算(suan)(suan)力性價(jia)比最優。
在這個過(guo)程中,算力(li)網(wang)(wang)絡將離散的(de)(de)算力(li)連(lian)接起來,由(you)(you)“算”來生(sheng)產算力(li),由(you)(you)“網(wang)(wang)”來連(lian)接算力(li),并引入智能的(de)(de)“算網(wang)(wang)大(da)腦”來統一感知、編(bian)排、調度“網(wang)(wang)絡中的(de)(de)算力(li)”。

圖源:鮮棗課堂
換言之,將算力與網絡融合是大勢所趨。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曾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介紹道,“如何把這種無序、異構的算力,通過網絡進行組織編排,從而提供服務,算網融合是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而運營商作為網絡管道的(de)(de)建設者(zhe),自然也是算網融合的(de)(de)重要參與者(zhe)。
在最初的(de)云(yun)網協同階段,在邊緣(yuan)計算(suan)的(de)發展下,中心云(yun)的(de)一部分(fen)算(suan)力下沉(chen),流動到了通信網絡的(de)各個層級,更加靠近用戶,讓人們(men)動態、靈活地(di)獲(huo)取(qu)所需的(de)算(suan)力服務。
而在數字化(hua)改革日益走(zou)深向實之際(ji),數據變得(de)越(yue)(yue)來越(yue)(yue)龐大、繁雜,AI加速(su)落地(di),算(suan)力(li)需求激(ji)增,從而加速(su)了云網融合(he),也就是算(suan)網融合(he)。
而只有在真正融(rong)為一體之后,才算是實現了(le)算力(li)網絡。
中國的運營商作為全球少有的運營商+云服務商,在算網融合之中必定大有作為。目前,從三大運營商目前喊出的“口號”來看,“算網融合”是重點。
換言之,大(da)模型時代所牽引的(de)高算力之下,三大(da)運(yun)營商也算是達成了(le)基本的(de)共識(shi)——既要強大(da)的(de)計算基礎設施,同時也需要高速可靠的(de)網絡及時讓數據流動。
更(geng)重要的(de)是,在算(suan)力網絡建設中(zhong)擁有更(geng)多話語(yu)權的(de)運營商不僅可以為(wei)自身大(da)模(mo)型(xing)夯實基礎,同時也將成為(wei)其他企(qi)業的(de)助(zhu)益。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去年2月正式啟動了“東數西算”工程,規劃設立8個樞紐節點,10個國家數據(ju)中(zhong)心集群,即(ji)將(jiang)東部(bu)的數據(ju)傳輸到西部(bu)進行計(ji)算和處理。
國家(jia)發改委(wei)公布(bu)數(shu)據(ju)顯示(shi),10個國家(jia)數(shu)據(ju)中(zhong)(zhong)心集群中(zhong)(zhong),新(xin)開工項(xiang)目25個,數(shu)據(ju)中(zhong)(zhong)心規模達54萬(wan)標(biao)準(zhun)機架,算(suan)(suan)力超過每秒1350億億次浮點運算(suan)(suan),約為2700萬(wan)臺個人(ren)計算(suan)(suan)機的算(suan)(suan)力。而這也將為算(suan)(suan)力網(wang)絡建設注入新(xin)的動(dong)力。
而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末,國內IDC市場份額主要被三大基礎運營商所占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33.6%、17.5%和11.2%。毫無疑問,擁有數據中心建設經驗、并且在產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的運營商也勢必在“東數西算”工(gong)程(cheng)中(zhong)扮演著(zhu)重(zhong)要角色。
行業拓展是關鍵
“脫虛向實”一直縈繞著AI應用,在大模型中也不例外。
而對(dui)于運營商而言,其以(yi)網絡通路建設為(wei)起點,雖(sui)然均(jun)已經在(zai)不同程度(du)上開始了行(xing)業(ye)數字化轉型方面的(de)應用探索,但是相(xiang)較于華為(wei)、阿里、百(bai)度(du)等(deng)大(da)廠(chang),在(zai)行(xing)業(ye)賦能(neng)上的(de)競爭仍不占明顯優勢。此外,單就算法能(neng)力而言,商湯、科大(da)訊飛等(deng)AI廠(chang)商更是在(zai)垂直行(xing)業(ye)內深耕(geng)已久,同樣擁有難(nan)以(yi)撼動的(de)地位。
如此來看,運營商(shang)在大模(mo)型競(jing)賽之中更(geng)應(ying)該(gai)把握(wo)算力網絡建設的優勢,為其他(ta)廠商(shang)的大模(mo)型提供支撐。同時也應(ying)該(gai)結合生態進(jin)行更(geng)多的行業(ye)模(mo)型探索。
參考資料:
《入局“百模大(da)戰”,三大(da)運營(ying)商逐(zhu)鹿AI大(da)模型》,通信世(shi)界
《快(kuai)訊(xun):三大運營(ying)商高管集體(ti)發聲!透露了什么?》,運營(ying)商那些事
《“東數西算”工程進行時 運營商在做什么》,經(jing)濟觀察(cha)報
《到底(di)什么是“算力網絡”?》,鮮棗課堂(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