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妻精品区一区二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JAPANESE日本丰满少妇,日本公妇理伦a片,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5G異網漫游啟動商用推廣,手機和物聯網終端都可以合法合理地“蹭網”
作者 | 物聯網智庫2024-05-23

在5月17日舉行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大運營商聯合宣布啟動5G異網漫游商用推廣。去年同期,四大運營商首次宣布在聯合宣布在新疆正式啟動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試商用過去一年時間,如今啟動全面商用推廣,可以看出試商用推進順利、效果明顯。

5G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巨大,接入網共享和異網漫游被認為是大幅度降低5G基礎設施成本的有效手段。從5G商用至今,我國大規模的5G接入網絡共建共享已實現,并為運營商帶來數千億元成本的節約,并形成全球最大的5G共建共享標桿。如今,異網漫游全面啟動,我國形成全球最大異網漫游標桿也開始啟動。在異網漫游支持的場景中,物聯網也逐漸成為一個廣泛應用的領域,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多年的理想,如今全面實現

按照官方新聞稿的解釋,5G異網漫游是指,當所屬運營商無5G網絡覆蓋時,用戶可接入其他運營商的5G網絡,繼續使用5G服務。實際上,在5G之前,國內外多家運營商就進行過異網漫游的探索,當然大部分集中在LTE網絡的異網漫游。

此前,從通信業領域專業社區對異網漫游做過一個詳細的解釋,其中部分觀點包括:

  • 異網漫游其實也是移動網絡共享的一種方式,而且開通異網漫游速度最快,對網絡改造最小,成本最低。(但是,從實施路徑來看,接入網共享走在異網漫游之前)

  • 異網漫游界面比較清晰,按統一的漫游結算費率計量結算。(雖然理論上結算相對簡單,不同運營商也有成熟計費系統,但真正實現不同運營商之間較為滿意的結算模式并不容易)

  • 在歸屬運營商網絡沒有覆蓋、信號弱、終端不支持所處位置的網絡制式、擁堵、故障等狀況時,自動漫游切換到其它運營商網絡,繼續為客戶提供服務;歸屬運營商網絡恢復可用時,自動切換回來,優先使用歸屬運營商的網絡。采取系統自動控制,優先使用歸屬運營商的網絡的漫游策略,不會導致客戶大量漫游,惡性競爭。這種漫游策略,更多的是互補。

  • 客戶只與歸屬運營商結算,客戶漫游出去,歸屬運營商從客戶那里收取的通信費,要分一部分給漫游服務運營商。

  • 在城市樓宇、地下停車場、電梯間等等覆蓋盲區、信號弱的區域,只要有一家運營商有信號,就可以為所有客戶提供服務。

  • 通過異網漫游,每家運營商可以花更少的網絡建設和維護成本。

異網漫游被提出已有超過10年時間,而且各方也在努力推動其實施。過去數年中,主管部門也針對異網漫游發布過多個指導性政策,希望通過異網漫游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

早在2014年,工信部、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寬帶中國”2014專項行動的意見》中,就提出了推動實施4G用戶異網漫游。

2016年,工信部發布了首個異網漫游試點通知的征求意見稿,希望在部分地區開展異網漫游的試點。

2017年7月,工信部和國資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深入推進提速降費、促進實體經濟發展2017專項行動的意見》中又一次明確提出:“研究推進不同基礎電信企業全國網絡之間的異網漫游試點,提高全國尤其是邊遠地區的網絡覆蓋水平。”

2020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開展5G網絡共享和異網漫游,加快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網絡格局,打造資源集約、運行高效的5G網絡。”

2020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促進網絡開放共享推動5G異網漫游的實施意見》指出:“應積極推進5G接入網共享和核心網漫游,進一步拓展5G網絡共建共享的深度和廣度,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網絡格局;保障用戶合法權益,確保異網漫游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不換終端 、不額外繳費;接入網共享顯示歸屬企業標識,核心網漫游方案顯示歸屬企業和漫游企業兩家標識;2022年底前,在全國推廣5G異網漫游,各電信企業在縣級以下行政區(包含縣城)建設的5G網絡,均應具備異網漫游功能。

在后來出臺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再次重申異網漫游這一要求。

將近十年時間的呼吁和各類政策的推動,但異網漫游推進并非一帆風順。實際上技術方案已經趨于成熟,但不同運營商對于網絡投入的成本、市場營銷成本、用戶資費套餐情況、計費標準的差異,同時,手機終端網絡制式、5G網絡頻段方案的差異,都讓異網漫游落地困難重重。

不過,在產業鏈各方克服了重重困難,推動5G異網漫游實現落地,這個落地并不是小打小鬧,去年同期啟動在新疆試點,今年已經全面商用,即將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異網漫游落地,為大型基礎設施共享模式樹立另一新的標桿。

前期的探索的經驗,促成全面商用的落實

昨天,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接受媒體采訪,針對5G異網漫游商用推廣進行解讀。其中,提到5G異網漫游跨過了哪些門檻,她指出:

在技術標準研制方面,在所屬運營商當地運營2G/3G/4G網絡但缺少5G網絡覆蓋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5G異網漫游,這填補了國際上現有網絡漫游的場景空白,做了大量首創性工作。

在端側功能支撐方面,我們研發并推動網絡端、終端設備支持5G異網漫游功能。在去年11月份以后,所有進網終端都能夠支持5G異網漫游,而且有可能現有部分存量終端也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來支持5G異網漫游。

一年時間內,在新疆全域進行的試商用,更多的是在技術基礎上,完善了服務和管理體系,這促進了5G異網漫游商用推廣在更加廣泛的范圍內使用。同時在不同運營商之間,包括用戶登記的各個服務流程、網絡協作管理、跨運營商結算,都做了較為完善科學的試驗工作,這為我們今年來在全國的范圍內進行正式商用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最新數據顯示,一年來,四家基礎電信企業與行業相關單位通力協作,在新疆全部地州市開通5G異網漫游,支持5G異網漫游的終端達到400款,單日漫游用戶數、漫游數據量、漫游通話時長分別超過3.4萬人、2000GB、200小時,有效驗證了5G異網漫游現網商用可行性。

當然,異網漫游并非新的事物,早在4G時代海外多家運營商就進行過實踐。公開資料顯示,在4G時代,全球范圍內已有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跨運營商的異網漫游,這些國家和地區集中在歐美,例如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等。

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內有超過50家中小運營商,服務廣大農村地區。其中,有些中小運營商尤其是農村地區運營商有些只有數萬用戶,但他們的用戶并不會固定在當地使用手機終端,他們在離開本地時,這些中小運營商依然能夠提供服務,實際上背后是這些中小運營商和大型運營商通過異網漫游的形式實現用戶的連續性服務。例如,Verizon在2010年啟動了“美國農村LTE”計劃,將其700MHz頻率租賃給農村地區運營商,并與農村運營商開展LTE的異網漫游,到2015年,有21家農村地區中小運營商參與這一計劃,覆蓋了15個州270萬人。

當然,4G時代由于種種原因,異網漫游的實踐規模非常有限,受益于異網漫游的用戶量也不多。不過,5G時代異網漫游具備了較好的條件,筆者曾在《從全球最大的5G共建共享標桿到全球最大的5G異網漫游標桿》一文中從4方面分析:

第一,全球統一的5G標準降低了異網漫游的難度

雖然異網漫游也有跨不同制式移動網絡的形式,但不同制式漫游無縫的實現,對于運營商之間的技術協調、漫游測試提出更多要求,運營商之間也需要推動更復雜的流程和更多測試,而且也要求終端必須支持多種制式。5G實現了全球統一的標準,所以針對5G網絡開展異網漫游就不存在跨制式漫游的技術困境,統一標準對于漫游合作的運營商來說流程、測試更為簡單,加速了異網漫游商用的實現。

第二,SA技術路徑成為主流的選擇

從目前全球運營商5G網絡部署路徑選擇來看,獨立部署(SA)已成為一致的選擇,國運營商很早以SA為目標推動網絡演進。5G SA從架構、技術、服務多維度創新,能夠更好地滿足各行業多樣化的場景需求。更為重要的是,SA模式給異網漫游提供便利條件,SA組網提供的是全新的5G核心網,通過全新核心網,為異網漫游降低實現門檻,從而為5G異網漫游打下基礎。

第三,現有芯片模組支持5G主流頻段

異網漫游需要用戶終端的支持,尤其是芯片和模組必須支持參與異網漫游合作運營商的所有頻段,否則將無法實現。目前,全球主流芯片廠商推出的5G芯片均支持5G主流頻段,也支持SA部署模式,模組廠商基于此推出的產品也能夠實現不同運營商之間的漫游。可以說,不論是手機終端,還是物聯網終端,終端生態針對異網漫游已準備就緒。

第四,異網漫游的經驗積累

此前,異網漫游的經驗積累主要來自于國際漫游,國內運營商與海外上百家運營商簽署國際漫游協議,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國際漫游服務。從技術角度來看,國際漫游和國內不同運營商之間的漫游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國內運營商多年的國際漫游經驗可以對未來5G異網漫游提供較好的支持。加上中國四大運營商在新疆進行一年的試驗,這些經驗既包括技術方面的協調,也包括流程的制定,更為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制定。

最后,產業鏈上下游以共同的目標和決心、協同推進更為重要,才能讓最大規模的異網漫游將在中國5G網絡中實現。

異網漫游為物聯網應用帶來新的機遇

從目前輿論和宣傳口徑來看,5G異網漫游商用化的實施,更多集中在給手機用戶帶來的便利,實際上,目前蜂窩物聯網用戶數量已遠遠超過手機用戶數量,當蜂窩物聯網與手機使用同樣一張網絡時,異網漫游必然也會給物聯網用戶帶來更多收益,而且物聯網用戶在一些場景中對于異網漫游的需求更為迫切,受益也更為明顯。

一方面,在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物聯網應用將受益于異網漫游的商用。我國幅員遼闊,要實現所有偏遠地區、農村地區5G的全覆蓋成本較高,這些地區不但有人的通信需求,也有物的通信需求,需要至少一網托底來保障。對于地質勘探、環境監測、物流運輸等特殊行業來說,它們可能對異網漫游需求程度更高,尤其是一些行業需要部署低成本、長期免維護的物聯網終端,保障網絡暢通就顯得非常重要。雖然目前衛星物聯網的發展,為全球各個角落都能提供有效通信保障,但畢竟地面蜂窩通信能夠達到的地區,相應的通信成本還是相對低,對一些成本敏感性較高用戶來說,借助異網漫游功能,能夠保證其物聯網終端“不失聯”是最好選擇。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手機用戶對異網漫游需求不高情況下,但物聯網場景依然需要異網漫游。

首先,在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區,可能會存在一些網絡覆蓋盲區,手機通信過程中,若碰到信號不足或暫時中斷,人是會主動去移動找網絡信號有保障的地方,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異網漫游就可以解決;但是,很多物聯網終端只能安裝在固定位置,比如水表、燃氣表只能安裝在固定位置,若這些位置出現網絡覆蓋或信號故障,物聯網終端無法主動移動,此時若有異網漫游模式,則可以自動切換至網絡覆蓋有保障的運營商,保證物聯網連接不中斷。

其次,目前蜂窩網絡的覆蓋的設計,更多考慮的是對人的通信的覆蓋,網絡優化運維等也是圍繞這方面來開展,對于物的通信考慮不足,導致一些場景下物聯網部署時網絡覆蓋不足,加上大部分物聯網終端帶來的收益較低,運營商專門對于物聯網的網絡優化服務的積極性相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異網漫游意義就更為重要,只要相應區域有一家運營商網絡能夠達到要求,所有物聯網終端都可以實現有效接入。

數年前,NB-IoT商用推廣階段,由于NB-IoT資費較低,導致很多場景下網絡覆蓋不足、網絡優化積極性不高。彼時,筆者曾多次撰文建議各家運營商可以試點基于NB-IoT的異網漫游。一些廠商也通過eSIM虛擬寫卡平臺等方式,將三家運營商NB-IoT碼號整合起來,為NB-IoT用戶提供網絡切換服務。

如今,5G網絡異網漫游商用化開啟,也同時為基于5G網絡的物聯網異網漫游提供制度和商業化保障。筆者認為,當前5G RedCap作為5G物聯網連接的一個主力,但是支持RedCap的基站比例還不高,產業鏈各方應該大力推動RedCap的異網漫游落地,讓有限的RedCap網絡基礎設施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和效能,提升對RedCap終端接入的支持能力。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國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到24.14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達57.9%。蜂窩物聯網用戶與手機用戶數量的差距會加速拉大,雖然目前5G蜂窩物聯網還不是主力,但隨著RedCap的商用、NB-IoT的持續擴大,未來5G物聯網終端數量會超過5G手機用戶數量。業界需要盡早籌劃,推動5G網絡異網漫游盡快應用于物聯網領域。


熱門文章
這是我的第326篇專欄文章。在人工智能的領域里,有一個概念正悄然崛起,它被稱為“空間智能”。最近,一位人工智能界的傳奇人物將它推到了聚光燈下。這個人就是李飛飛,她曾發起了里程碑式的ImageNet項目
2024-05-2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