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peng)昭(智次方(fang)創(chuang)始人、云(yun)和資本(ben)聯合(he)創(chuang)始合(he)伙人)
這(zhe)是我的第348篇專欄文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de)最新進(jin)展備受(shou)關(guan)注。近期,多家(jia)權(quan)威機構發(fa)布(bu)了(le)一系列聚焦(jiao)人工(gong)智(zhi)能應(ying)用現狀與企業發(fa)展態勢的(de)重(zhong)磅報(bao)告,為我們洞察這(zhe)一前沿(yan)技術的(de)發(fa)展脈絡提供了(le)寶貴參考(kao)。
第一份,由全球頂尖人工智能投資人與從業者聯合撰寫的《2024年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報告》(State of AI 2024 Report)堪稱年(nian)度風向標,該報告自問世(shi)以來已持續更新7年(nian),從技(ji)術突破、行業發(fa)(fa)展(zhan)、政(zheng)策(ce)監管、經濟影響、安全隱患等(deng)多維度總結過去(qu)、展(zhan)望未來,是把脈(mo)人工智能(neng)發(fa)(fa)展(zhan)大勢的權威(wei)讀本。
第二份,研究機構Transforma Insights發布的《2021-2023年人工智能企業并購情況報告:大型科技公司引領浪潮》則(ze)聚焦(jiao)人工智能企業的(de)投資并(bing)購(gou)(gou)趨(qu)勢(shi),該報告對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qi)間的(de)461筆(bi)并(bing)購(gou)(gou)交(jiao)易(yi)進行了細致梳理和深(shen)入(ru)剖析(xi)。
第三份,IoT Analytics發布的《2024年全球云平臺AI項目與能力發展報告》對(dui)頭部云(yun)平臺的人(ren)工智能(neng)布局(ju)進行(xing)了全(quan)景式(shi)掃(sao)描(miao)。報告(gao)數據顯示,人(ren)工智能(neng)已(yi)成(cheng)為驅動云(yun)平臺需求的關鍵力(li)量,而(er)生成(cheng)式(shi)AI正在發揮日益舉(ju)足輕重的作(zuo)用。
縱觀2023年,人工智能基礎模型取得重大突破;而在2024年,AI企業正致力于從單純構建AI模型向打造實用產品全面轉型,人工智能正迎來整合提升的關鍵之年。
毋庸(yong)置(zhi)疑,生(sheng)成式人工智(zhi)能產品已從“嘗鮮品”演變為“日用(yong)品”。OpenAI憑借其(qi)爆(bao)款產品獲得了數十億美元收入(ru),眾多財富500強(qiang)企業的日常運營(ying)工具中也添加了諸多AI應(ying)用(yong)。
然而(er),買(mai)家(jia)在采(cai)購AI產品后的“后悔(hui)情緒”也屢見(jian)不鮮,這(zhe)一現象在歐盟國(guo)家(jia)尤(you)為(wei)普遍。
縱觀這三份報(bao)告,我們可以(yi)提煉出2024年人工智(zhi)能發展(zhan)的幾(ji)大關鍵結論:
1. 人工智能公司的總市值已達9萬億美元。盡管生成式AI大獲成功,對AI初創企業的投資有所增加,但總體融資規模卻有所下降。 2. 少數頭部AI公司開始實現可觀收入,這其中既包括AI基礎模型的開發者,也包括專注視頻、音頻生成等細分領域的初創企業。然而,隨著AI模型成本的持續走低,如何實現長期可持續盈利仍是一大難題。3. 并購已成為部分難以找到可行商業模式的人工智能公司的重要出路。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一起深(shen)入解讀這3份AI報(bao)告,共同探(tan)尋人(ren)工智能的發展(zhan)軌(gui)跡與未來圖(tu)景。

《2024年人(ren)工智(zhi)能發展(zhan)現(xian)狀報(bao)告》顯示,生成式人(ren)工智(zhi)能領域的明星初創(chuang)企業(ye)正(zheng)以創(chuang)紀錄的速度融資,估(gu)值常常達到收入的幾百倍。

盡(jin)管這可能表明投資(zi)者對未來回(hui)報充(chong)滿信心(xin),但(dan)也設置了(le)一個很高(gao)的門檻,因為這些公司中的許多目前尚未找到明確的盈利(li)之路。
令人(ren)可喜(xi)的(de)是(shi),最(zui)大的(de)AI模(mo)型提供商已(yi)開始看到收(shou)入的(de)增長。
隨著強(qiang)大(da)模型的推理成本不斷下降,曾被認為(wei)高(gao)不可攀的服務成本正在(zai)降低。
谷歌的(de)(de)Gemini系列以極具競爭力的(de)(de)價(jia)格(ge)推出(chu)了性能卓越的(de)(de)模型。Gemini 1.5 Pro和1.5 Flash在(zai)發(fa)布幾個月后,價(jia)格(ge)就下降了64~86%,同時仍保持強勁的(de)(de)性能表現。例(li)如,Flash-8B的(de)(de)價(jia)格(ge)比1.5 Flash低50%,但在(zai)許多(duo)基準測試(shi)中表現相當。


隨著人工(gong)智能實驗(yan)室從構(gou)建(jian)模型轉向設計產品,蘋果、谷歌、抖音等最成功的科技公(gong)司已經(jing)采(cai)取了以產品為(wei)先的策略,而(er)不是簡單地(di)構(gou)建(jian)AI基礎技術和(he)API。
隨(sui)著基(ji)礎模型(xing)性能的趨同,OpenAI、Anthropic和(he)Meta正在(zai)更多地思考其“產品”的外觀和(he)感(gan)受,無論是Claude的Artifacts、OpenAI的高級語(yu)音(yin)功能,還是Meta的硬件合作伙伴關系和(he)lip-syncing工具,這些都表明(ming)僅(jin)僅(jin)構建一個(ge)好的模型(xing)已經不夠了。
AI產品開(kai)始(shi)在企業市場展現其粘性。
來自美(mei)國企(qi)業金(jin)融科技公司Ramp的新數據(ju)顯示(shi),從2022年(nian)(nian)到(dao)2023年(nian)(nian),客(ke)戶(hu)支(zhi)出和留存率都有顯著提高。


與此同(tong)時,AI挑(tiao)戰(zhan)者的收入增長速(su)度遠快(kuai)于其SaaS同(tong)行。
對使(shi)用Stripe的100家(jia)收入(ru)最高的AI公司進行分析發現,作(zuo)為一(yi)個整(zheng)體(ti),它們的收入(ru)增長速度遠快于之前表現同樣出色的SaaS公司。
值(zhi)得注意的是,達到3000萬美元以上年收入(ru)的AI公司平均只用了20個月(yue),而同等(deng)有(you)前景的SaaS公司則需(xu)要65個月(yue)。


AI投資在各個地區飆升,在xAI和OpenAI等公司60億美元融資的(de)推動下,美國私(si)募(mu)市場(chang)繼續(xu)保持領先,對AI公司的(de)總投資接近1000億美元。


在(zai)上(shang)市公司的(de)推(tui)動下,AI公司的(de)價值(zhi)接(jie)近9萬億美元。雖然初創(chuang)公司的(de)估值(zhi)繼續穩步(bu)攀升,但只(zhi)有少數幾(ji)家上(shang)市公司像(xiang)Atlas,支撐著(zhu)整(zheng)個市場的(de)市值(zhi)。
僅上市公司的企業(ye)價(jia)值就(jiu)已超過2023年整個市場的價(jia)值。

在所有風險投資支持的公(gong)司(si)中,AI公(gong)司(si)的比例在機器人、企(qi)業軟件、航空航天和安全領域最高(gao)。去年,企(qi)業軟件、醫療、金融和營(ying)銷是資金最活躍的AI類別。


在過(guo)去兩年中,2.5億美元以上的超大輪融資主導了AI領域的融資。
GPT-4發布前后(hou)出(chu)現了明顯的(de)分水(shui)嶺,各種(zhong)企(qi)業似乎都(dou)進(jin)入了“巨額融資”的(de)狀(zhuang)態(tai)。

IPO市場仍然(ran)低迷,并購(gou)活(huo)動較2021年的峰值下降了(le)23%。
在日益加(jia)劇的(de)監管審查和疫情后不穩(wen)定(ding)的(de)市(shi)場刺激(ji)下,企業普遍采取“觀望”態度,交易活動陷入歷史上的(de)冰(bing)點。


近年來,微軟斥資197億美(mei)元(yuan)收購(gou)Nuance Communications、松下投資71億美(mei)元(yuan)并購(gou)Blue Yonder等(deng)大(da)手筆交易(yi)頻頻引發關(guan)注(zhu)。收購(gou)人工智(zhi)能公司(si)已成為全球科技巨頭(tou)的“標配”,它(ta)們紛紛投入巨資以(yi)增(zeng)強自(zi)身在人工智(zhi)能領域的實力。
IoT研究機構Transforma Insights對人(ren)工(gong)智能并購趨勢進行(xing)了深入(ru)調(diao)查,并在題為《2021-2023年人(ren)工(gong)智能企業(ye)并購情況報告(gao):大型科技公司引領浪(lang)潮》的(de)報告(gao)中總結(jie)了研究成(cheng)果。
該(gai)報告重(zhong)點分析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的461筆人(ren)工智能并購交易。
那么(me),近年來人工智能(neng)并購數量呈現怎樣的增長態勢?
2021至2023年間,共錄得461起(qi)(qi)AI并購案例,其中2022年的191起(qi)(qi)交易數量位居榜首,2023年緊隨其后,達187起(qi)(qi),2021年則為83起(qi)(qi)。
從整(zheng)體上看,這些并購(gou)案例(li)在過去(qu)幾(ji)年(nian)(nian)中(zhong)分布較(jiao)為(wei)均衡,每(mei)個季度(du)的(de)交(jiao)易(yi)量(liang)相(xiang)比上一季度(du)僅有(you)小(xiao)幅(fu)波動。在2021年(nian)(nian)至2022年(nian)(nian)并購(gou)活(huo)動大幅(fu)增加后,2023年(nian)(nian)交(jiao)易(yi)量(liang)趨(qu)于穩定,維持了AI領域并購(gou)的(de)穩健水(shui)平。
在人工(gong)智能并(bing)購中,哪(na)些細分領域最受青(qing)睞?
從行業(ye)分布來看,信息通信技術ICT行業(ye)一枝獨秀,在買方和目(mu)標企(qi)業(ye)的交易總量中占據27%的比重(zhong)。
專業(ye)(ye)服務行業(ye)(ye)(主要包括咨詢、法律和廣告公司)以13%的(de)(de)(de)占比位列第(di)二。醫療健康行業(ye)(ye)貢獻了11%的(de)(de)(de)交易量,制造業(ye)(ye)、零售業(ye)(ye)和批發業(ye)(ye)則分(fen)別占據(ju)8%的(de)(de)(de)份額。
人工智能并(bing)購的五大應(ying)用方向又有(you)哪些?
在并購企業瞄準(zhun)的(de)各類應(ying)用中(zhong),自然語言(yan)處理NLP最為(wei)搶眼,占據了27%的(de)交(jiao)易量。
NLP應用涵蓋了聊天(tian)機(ji)器人(ren)、語(yu)音助手、社交(jiao)媒體平臺、監控工具(ju)、語(yu)法校正(zheng)、搜索引擎(qing)等廣泛場(chang)景(jing)。
工作(zuo)流(liu)程(cheng)優化(hua)和(he)圖像(xiang)處理(li)分析(xi)緊隨(sui)其后(hou),分別吸(xi)引了21%和(he)15%的并(bing)購需求。
工作流程優(you)化利(li)用人(ren)工智能識別(bie)模式、自(zi)動執(zhi)行重復性(xing)高且耗時的任務,該領域(yu)共錄得(de)94起并購案例。
圖像處理(li)分析技(ji)術(shu)在醫療健康和娛樂(le)領(ling)域(yu)大顯身手,醫療機構(gou)將其應用于醫學影像研究,游戲(xi)公司(si)則借助該技(ji)術(shu)打造逼真的圖形(xing)和程序化(hua)內容(rong),如(ru)社交媒體(ti)虛(xu)擬形(xing)象等(deng)。
個性化營銷和數據清洗(xi)同樣備受青(qing)睞,分別占據13%和11%的(de)應用(yong)需(xu)求。
個性化(hua)營銷(xiao)中(zhong)的人工智(zhi)能技術(shu)讓企業能夠根據(ju)客戶行為和偏好實現個性化(hua)畫像,從而開(kai)展精準營銷(xiao),有的放矢地吸引特(te)定受眾。
數(shu)據(ju)清洗(xi)領域主(zhu)要(yao)使(shi)用人工智能技術,尤其是大型語言(yan)模(mo)型LLM,通過識別數(shu)據(ju)集內的(de)相似性(xing)(xing)和差異性(xing)(xing),大幅(fu)提升數(shu)據(ju)處理效率。該技術在(zai)IT、醫療健康、專業服務等行業均有廣泛應用。

在(zai)激烈(lie)的(de)云(yun)端AI競賽中,巨(ju)頭們正全力以(yi)赴。IoT Analytics的(de)最(zui)新報告(gao)《2024年全球云(yun)平臺AI項(xiang)目(mu)與(yu)能力發展報告(gao)》對這場競賽進行了深入剖(pou)析(xi)。
報告發現,在(zai)新(xin)(xin)增(zeng)(zeng)的(de)608個云AI案例研究(jiu)中,微(wei)軟(ruan)以274個案例(占比45%)雄(xiong)踞榜首。保險(xian)巨(ju)頭(tou)AXA、專業服務公司(si)KPMG、工業自動(dong)化領軍企業施耐德電氣和(he)啤酒制造(zao)商(shang)喜力(li)等(deng)都成為了微(wei)軟(ruan)新(xin)(xin)增(zeng)(zeng)的(de)AI客戶。
AWS以(yi)207個案例(34%)位列第二,電子(zi)行業巨頭(tou)三星(xing)和食(shi)品飲(yin)料(liao)巨頭(tou)雀巢(chao)是其新增的明星(xing)AI客(ke)戶。
谷歌以(yi)102個案例(17%)排名第三,制藥巨頭(tou)默克和在(zai)線旅游平(ping)臺(tai)Priceline.com等企(qi)業成為其AI新客。
值(zhi)得一提的是,在傳統AI案例(li)(不包含(han)GenAI)數量上(shang),AWS以176個(ge)案例(li)領跑(pao)。同(tong)時,相比(bi)(bi)整體新增云案例(li),谷歌在AI領域的占比(bi)(bi)最高,達36%。
對比各(ge)家在AI案例(li)上的表現與其云市(shi)場份(fen)額,微軟新案例(li)占比與市(shi)場份(fen)額之間的差距最為顯著。
AWS的(de)AI新案(an)例(li)(li)占比(bi)(34%)比(bi)其2023年云市(shi)場(chang)份額(37%)低3個(ge)百分點,谷歌AI案(an)例(li)(li)占比(bi)(17%)較(jiao)云市(shi)場(chang)份額(9%)高(gao)8個(ge)百分點,而微軟AI新案(an)例(li)(li)占比(bi)(45%)則(ze)較(jiao)云市(shi)場(chang)份額(29%)高(gao)出16個(ge)百分點。
由此可見,微軟和谷歌在AI領域的表現均優于其(qi)整體云市場(chang)地位(wei)。

目前(qian)看來,在云端AI,尤其(qi)是GenAI領域,微(wei)軟正處于領先(xian)地位。
得益于與OpenAI的緊密(mi)合作,微(wei)軟(ruan)在云端GenAI賽道(dao)搶得先(xian)機(ji)。早在2019年,微(wei)軟(ruan)就對OpenAI給予大力支持。2023年1月,即ChatGPT公(gong)開發布后不到(dao)兩個月,微(wei)軟(ruan)就通過增加投(tou)資并全面開放Azure OpenAI服務,進一(yi)步深化了雙(shuang)方的合作。
在微軟(ruan)AI技術棧之上,眾多大企業(ye)已啟動了首個GenAI項目。不過,隨著其(qi)他大型語言模型LLM不斷縮小與(yu)OpenAI模型的性能(neng)差(cha)距,微軟(ruan)的先發優勢能(neng)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在傳統(tong)AI領域,AWS仍占(zhan)據(ju)主導地位(wei)。剔除GenAI項目后,AWS在無GenAI元(yuan)素的傳統(tong)云AI案例上遙遙領先。
同時(shi),AWS的AI/ML平臺Amazon SageMaker在(zai)云(yun)(yun)AI案例中(zhong)的占比最高,達21%。隨(sui)著AWS進一(yi)步打磨云(yun)(yun)AI產品矩陣(尤其是GenAI),將這些服務推(tui)廣至現有和(he)潛在(zai)客戶,有望贏得更(geng)多云(yun)(yun)AI項目,提升(sheng)新項目份額。
谷歌(ge)在AI驅動的(de)客(ke)戶(hu)增長方面優勢明顯。
長(chang)期以來,谷歌云(yun)(yun)(yun)更受(shou)中(zhong)小企業青睞,這在云(yun)(yun)(yun)AI競爭中(zhong)也轉化為獨特優(you)勢。縱觀(guan)各家云(yun)(yun)(yun)服務商的(de)新增案例,谷歌云(yun)(yun)(yun)AI案例占整體新案例的(de)比(bi)重(zhong)最(zui)高。其36%的(de)新云(yun)(yun)(yun)案例皆涉及云(yun)(yun)(yun)AI產品,這意味著AI對谷歌云(yun)(yun)(yun)增長(chang)的(de)拉動效(xiao)應冠絕各大云(yun)(yun)(yun)服務商。
三大權(quan)威報告揭示人工智能最(zui)新發展脈絡:AI企業(ye)投(tou)融(rong)資表現亮眼,巨頭(tou)紛紛加(jia)碼(ma)云端AI競賽,模型成(cheng)本持續(xu)下降(jiang)推(tui)動(dong)產(chan)品化進程加(jia)速。
但是多家AI公(gong)司逐步陷入盈利困境,并購或成(cheng)破局良方。AI正成(cheng)為驅(qu)動云(yun)需求的頭號引(yin)擎,谷歌(ge)、微軟等(deng)巨頭跑步進場(chang),力(li)推(tui)生成(cheng)式AI應(ying)用落地。
隨(sui)著AI從(cong)“嘗鮮品”蛻(tui)變為“日(ri)用品”,其商業化(hua)探索進入關鍵期。
參考資料:State of AI 2024 Report,來源:stateof.aiThe State of AI Acquisitions 2021- 2023:Big Tech Leading the Charge,來源:Transforma InsightsGlobal Cloud Projects Report and Database 2024,來源:IoT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