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月(yue) 1 日發布的文章(zhang)《國家(jia)隊出手!中國版“星鏈(lian)”提(ti)速》中,筆(bi)者闡述了“中國正快速推進(jin)低軌衛星互聯網的部署節奏,并(bing)向(xiang)初步具(ju)備大規(gui)模組(zu)網與運營能力邁出新的一(yi)步”的核心觀點。
而后 8 月 4 日,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 07 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8 月 13 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 08 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加上再之前的 06 組和 05 組,相當于在短短半個多月里完成四組發射,這進一步印證了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已經進入規模組網的關鍵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當以中國星網為代表的“國家隊”狂奔突進的同時,另一股民營力量也在齊頭發力。媒體(ti)報道(dao)顯(xian)示,8 月 9 日 00 時 31 分,吉利星(xing)(xing)(xing)座第四軌衛星(xing)(xing)(xing)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以一箭 11 星(xing)(xing)(xing)方式成(cheng)功(gong)發射,衛星(xing)(xing)(xing)順利進(jin)入預(yu)定軌道(dao),所(suo)有(you)衛星(xing)(xing)(xing)狀態正常,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cheng)功(gong)。
基于此,本文將來聊聊中國在全球衛星互聯網的“競速卡位賽”中,來自“國家隊”和民營力量的“協奏”。總體來看——“國家隊”負責構建底座與標準,民營企業以產業化能力補位,加速中國方案在全球落地,對標并在特定細分場景上差異化追趕星鏈。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是由吉利科技集團旗下商業航天企業——時空道宇打造的規模達 5676 顆衛星的低軌通信星座。時空道宇主要聚焦星座業務、衛星制造、衛星應用領域,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 AICT(航天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應用方案提供商——該公司也是繼馬斯克旗下 SpaceX 后,全球唯二進行衛星組網的民營企業。未來,也將有更多民營力量加入這場空間“戰役”。
官網信(xin)息顯示,吉利未來出行(xing)星(xing)(xing)(xing)(xing)座自 2019 年(nian)啟動設(she)(she)計(ji),整(zheng)體(ti)星(xing)(xing)(xing)(xing)座規(gui)劃(hua)分三(san)(san)期(qi)建設(she)(she):一期(qi)部署 72 顆(ke)(ke)衛星(xing)(xing)(xing)(xing),實(shi)(shi)現(xian)全球(qiu)實(shi)(shi)時數據通(tong)(tong)(tong)信(xin),為(wei)全球(qiu)用戶(hu)提供(gong)(gong)中低速(su)衛星(xing)(xing)(xing)(xing)通(tong)(tong)(tong)信(xin)服務(wu), 預計(ji) 2025 年(nian)底完成建設(she)(she);二期(qi)規(gui)劃(hua) 264 顆(ke)(ke)手機(ji)直連(lian)衛星(xing)(xing)(xing)(xing),支持存(cun)量手機(ji)直連(lian)衛星(xing)(xing)(xing)(xing)通(tong)(tong)(tong)信(xin),提供(gong)(gong)全球(qiu)商業服務(wu);三(san)(san)期(qi)規(gui)劃(hua) 5676 顆(ke)(ke)通(tong)(tong)(tong)信(xin)衛星(xing)(xing)(xing)(xing),提供(gong)(gong)全球(qiu)商用低軌寬(kuan)帶通(tong)(tong)(tong)信(xin)服務(wu)。
從 2022 年 6 月發射首(shou)軌(gui) 9 星(xing),到(dao) 2024 年的第二軌(gui) 11 星(xing)、第三軌(gui) 10 星(xing),時(shi)空(kong)道宇此(ci)前已在(zai) 600km 軌(gui)道部署 30 顆衛(wei)星(xing)。在(zai)第三軌(gui)衛(wei)星(xing)發射完成后,時(shi)空(kong)道宇正式開啟為海外用(yong)戶提供(gong)衛(wei)星(xing)通信服務,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企(qi)業首(shou)次(ci)面向全球(qiu)用(yong)戶提供(gong)低(di)軌(gui)衛(wei)星(xing)物(wu)聯通信服務。
隨著第四軌(gui)衛星順利入軌(gui),時空道宇在軌(gui)衛星達(da) 41 顆。未來兩個月內,時空道宇將加速衛星組網進度(du),實現在軌(gui)衛星 64 顆部(bu)署(shu)目標,形成除南北極外,覆蓋全球的衛星物聯通(tong)信網絡。
這一節奏顯示民營企業在衛星發射部署節奏上的高執行力與響應力。
作(zuo)為民營企業,背(bei)靠吉利的時空道宇天生帶(dai)有汽車基因,創造(zao)性地將衛(wei)星制造(zao)與汽車自動化產線進行深(shen)度融合,在浙江臺州灣新區建造(zao)了(le)一座衛(wei)星超級(ji)工廠(chang)。
傳統的衛(wei)(wei)星制(zhi)造(zao)方式,需要(yao)數百名工(gong)程師(shi)和(he)技(ji)術人員協作,從設(she)計、制(zhi)造(zao)、組裝到(dao)最(zui)終測試,整個過程一(yi)般(ban)需要(yao) 1—2 年。該工(gong)廠(chang)通過引(yin)入汽(qi)車(che)行業的自(zi)動化(hua)、柔性化(hua)制(zhi)造(zao)模式,實現總裝、集成、測試(AIT)流程的全面智能化(hua),車(che)間(jian)團隊僅(jin)需 30 人左(zuo)右,生產(chan)一(yi)顆衛(wei)(wei)星最(zui)快只要(yao) 28 天,工(gong)廠(chang)年產(chan)能力達(da)到(dao) 500 顆。
這顯示出民營企業的產業優勢積累,以及創新靈活優勢。
具體(ti)應用方(fang)面,如果說馬斯(si)克的星鏈提供(gong)的是(shi)(shi)衛(wei)(wei)星互聯網(wang)服務,是(shi)(shi)面向個人、家庭和組織機構用戶的寬帶衛(wei)(wei)星網(wang)絡(luo);那么吉利(li)星座提供(gong)的是(shi)(shi)衛(wei)(wei)星物聯網(wang)服務,面向車載、機載、船載、手持(chi)終端等“移動場景(jing)”,以“物”為核心(xin),兼顧“人”的應急通(tong)信等場景(jing)需求。
汽車是衛星(xing)通(tong)信(xin)最為重要的場景之一。此前,國內(nei)已有多個汽車生廠商制定計劃,要在新車型前裝衛星(xing)通(tong)信(xin)模(mo)塊,拉動汽車直連(lian)衛星(xing)商用進程(cheng)。在沙漠、草原(yuan)、戈壁(bi)、森林(lin)等越野旅(lv)游(you)場景下提供(gong)車輛(liang)(liang)位置監控及上報、車輛(liang)(liang)救援、遇險(xian)呼(hu)救、社交娛樂等能力。
2023 年 9 月(yue),時空道宇(yu)車(che)載(zai)衛星(xing)通(tong)信服(fu)務產品(pin)(pin)實現國內首次規(gui)模化應用(yong)(yong)落地。在無地面(mian)網絡或地面(mian)網絡中斷的情況下,汽(qi)車(che)用(yong)(yong)戶通(tong)過(guo)時空道宇(yu)車(che)載(zai)衛星(xing)通(tong)信產品(pin)(pin),可隨時隨地接入(ru)衛星(xing)網絡,實現雙向衛星(xing)通(tong)信。
“一手造車、一手造星”是吉利的戰略定位。在吉利官方的規劃中,衛星項目是吉利科技轉型的助推器。吉利認為,今后的汽車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間移動終端。從這些策略也能看出,民營企業不像“國家隊”那樣可以不管不顧的“砸錢辦大事”,需要優先考慮商業回報以及與公司原有業務的協同。通(tong)過(guo)構建(jian)的全產業鏈布(bu)局,時空(kong)道(dao)宇(yu)從衛(wei)星研發(fa)、制造到測控(kong)、應(ying)用打造了一整套閉環的商業體系。
憑借(jie)全球(qiu)化布(bu)局和(he)開放的合(he)作伙(huo)伴(ban)模式,目前時(shi)空道宇已與中東(dong)、東(dong)南亞、非洲、拉美等 20 余(yu)個(ge)國家的通信運營商建立合(he)作關系,完成(cheng)多地(di)商用通信測試。
2024 年(nian) 6 月,時空道宇與阿(a)曼衛(wei)星(xing)(xing)(xing)(xing)通(tong)信公司(si) Azyan Telecom 達(da)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吉利(li)未(wei)(wei)來出(chu)行星(xing)(xing)(xing)(xing)座在中(zhong)(zhong)東和非洲地區的(de)衛(wei)星(xing)(xing)(xing)(xing)通(tong)信服務落(luo)地。憑借吉利(li)未(wei)(wei)來出(chu)行星(xing)(xing)(xing)(xing)座高(gao)性能和高(gao)可(ke)(ke)靠性的(de)設(she)計(ji),在中(zhong)(zhong)東阿(a)曼測試結(jie)果顯示,衛(wei)星(xing)(xing)(xing)(xing)通(tong)信兩項重(zhong)要的(de)指標通(tong)信成功(gong)率和網絡可(ke)(ke)用性分別達(da)到 99.15% 和超(chao)過 99.97%,衛(wei)星(xing)(xing)(xing)(xing)終端(duan)具備 50dB 的(de)抗干擾能力,即使在電(dian)磁環境(jing)惡(e)劣的(de)條(tiao)件下仍可(ke)(ke)穩定接(jie)收(shou)衛(wei)星(xing)(xing)(xing)(xing)信號。
今年 4 月,時空道宇與馬來西亞 ALTEL 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ADISB,正式推動吉利星座在馬來西亞本地化應用落地。該項目獲得馬來西亞總理與通信部長等政府高層關注,未來將在數字城市、智慧農業、能源(yuan)等領域推動衛星物(wu)聯(lian)通信服(fu)務落地(di)。同時,與沙特衛星通信公司ATSS簽署戰略合作諒解(jie)備忘錄,攜手推進(jin)吉(ji)利(li)星座在當地(di)牌照許可、技(ji)術驗證、市場(chang)拓展及商(shang)業部署,借助(zhu) ATSS 物(wu)聯(lian)傳感、工(gong)業互聯(lian)、5G 云計(ji)算等服(fu)務能力,為行業用(yong)戶(hu)提供端到端解(jie)決(jue)方案(an)。
如果說民營力量重點發力于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那么“國家隊”的核心發力點在于頂層設計與體系化建設,包括國家級頻譜與軌道資源的協調、衛星組網的戰略布局、標準制定以及與國家安全、重大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
太空軌(gui)(gui)道是寶貴的非(fei)再生資源,國(guo)際電(dian)信聯盟規(gui)定頻(pin)軌(gui)(gui)資源采用“先登先占”規(gui)則,需在 14 年內完成發射。為了卡位軌(gui)(gui)道資源,中(zhong)國(guo)“國(guo)家隊”計劃 2024 年—2030年部署(shu) 3 個“萬星星座(zuo)”計劃(總規(gui)模超 3.7 萬顆(ke)),以獲取 6 萬— 10 萬顆(ke)低(di)軌(gui)(gui)容量中(zhong)的資源份額,其(qi)中(zhong)包括(kuo):
1. GW 星座:中國第一個巨型衛星互聯網計劃,共計規劃發射 12992 顆衛星,其中 GW-A59 子星座 6080 顆,分布在 500km 以下的極低軌道;GW-A2 子星座 6912 顆,分布在 1145km 的近地軌道。2. G60 星座(千帆星座):計劃為 2030 年完成超 1 萬顆衛星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低延時、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多遠融合衛星互聯網服務。3. “鴻鵠三號”星座:我(wo)國(guo)第(di)三(san)個超(chao)萬顆衛(wei)星(xing)的巨(ju)型低軌衛(wei)星(xing)星(xing)座計(ji)劃。
長征系列火箭、商業火箭并行發力,如千帆星座的“一箭 18 星”、GW 星座的多次批量發射,展現國家隊在頻次與能力保障層面的優勢。
長(chang)(chang)征系列火箭(jian)是(shi)我國的(de)主力運(yun)載火箭(jian)。各(ge)類型號(hao)(hao)包括 2 號(hao)(hao)至(zhi) 11 號(hao)(hao)及各(ge)自改型,其中運(yun)力最大(da)的(de)火箭(jian)為長(chang)(chang)征五號(hao)(hao),近(jin)地(di)軌道(dao)載荷運(yun)載能(neng)(neng)力可達 25 噸(dun)。長(chang)(chang)征六號(hao)(hao) X 改型/長(chang)(chang)征九(jiu)號(hao)(hao)/長(chang)(chang)征八號(hao)(hao) R 等改型是(shi)我國正(zheng)在研(yan)制(zhi)的(de)可重復使用(yong)的(de)各(ge)型號(hao)(hao)運(yun)載火箭(jian),具備(bei)一子級/助推(tui)器垂直(zhi)定點(dian)返回能(neng)(neng)力,將對標(biao) SpaceX 成為未來低(di)軌衛星發射的(de)重要運(yun)載力量。
頻(pin)譜方面,前期(qi),工業和信息化部加(jia)強(qiang)指導、靠前協調,推動相關單位完成頻(pin)率(lv)協調,創(chuang)新(xin)衛(wei)星(xing)(xing)頻(pin)率(lv)軌(gui)道(dao)資源(yuan)管理(li)方式,批量頒發了空間(jian)無線(xian)(xian)電(dian)臺(tai)執照和無線(xian)(xian)電(dian)頻(pin)率(lv)使用許可,為衛(wei)星(xing)(xing)互聯網項(xiang)目的(de)順(shun)利實施提供(gong)了無線(xian)(xian)電(dian)頻(pin)率(lv)及軌(gui)道(dao)資源(yuan)支(zhi)撐,加(jia)快推進(jin)低軌(gui)衛(wei)星(xing)(xing)的(de)發射部署。
同(tong)時,為(wei)了促進商(shang)(shang)業(ye)航(hang)天營(ying)(ying)商(shang)(shang)環境日臻完善(shan),央地政策密(mi)集出臺。例(li)如,2024年(nian)發(fa)布的(de)(de)《商(shang)(shang)業(ye)航(hang)天技(ji)術創新專項支持(chi)計劃》提(ti)(ti)出,提(ti)(ti)供研發(fa)補貼(最高1億元/項目(mu)),聚(ju)焦液氧(yang)甲烷發(fa)動(dong)機、衛(wei)星(xing)(xing)激光通信、在(zai)軌(gui)服務機器人等關鍵技(ji)術突(tu)破。2025年(nian)發(fa)布的(de)(de)《關于(yu)推動(dong)商(shang)(shang)業(ye)航(hang)天產業(ye)鏈協同(tong)發(fa)展的(de)(de)指導(dao)意見》提(ti)(ti)出,鼓勵(li)國(guo)企與(yu)民企聯合組(zu)建衛(wei)星(xing)(xing)星(xing)(xing)座運營(ying)(ying)公司(si),支持(chi)火箭回收技(ji)術商(shang)(shang)業(ye)化等。
在國(guo)家政(zheng)(zheng)策(ce)的(de)帶(dai)動下,北京(jing)、上海(hai)、廣東(dong)、浙江、江蘇、陜西、四川、安徽、湖北、海(hai)南等地也(ye)先后出臺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de)規劃(hua)或(huo)政(zheng)(zheng)策(ce),形成了“中央(yang)+地方”的(de)政(zheng)(zheng)策(ce)體(ti)系。
國(guo)家隊的戰略部署與民營(ying)企業的差異化突圍正合力(li)(li)譜寫(xie)中(zhong)(zhong)國(guo)低(di)(di)軌衛星(xing)物(wu)聯網的新樂章。國(guo)家隊以(yi)資源、政(zheng)策與戰略為(wei)底(di)座,而(er)民營(ying)力(li)(li)量(liang)則(ze)以(yi)速度、成(cheng)本(ben)與靈活推動行業落地。兩(liang)者(zhe)的協奏(zou)讓中(zhong)(zhong)國(guo)在“地—空—天、一(yi)體化通(tong)信”領(ling)域(yu)形成(cheng)獨特(te)競爭力(li)(li)。隨(sui)著(zhu)星(xing)座規(gui)模擴大與國(guo)際(ji)布局深化,中(zhong)(zhong)國(guo)低(di)(di)軌衛星(xing)物(wu)聯網正朝(chao)著(zhu)“天地融(rong)合新基(ji)建”的方(fang)向邁進(jin)——從“補盲(mang)通(tong)信”到“全(quan)球連(lian)接(jie)”,從“跟(gen)跑”蛻變“并跑”,甚至(zhi)向“領(ling)跑”邁進(jin)。
參考資料:
衛(wei)(wei)星應(ying)用(yong)-全(quan)球中低速衛(wei)(wei)星通信運營,吉(ji)利科技(ji)
衛星(xing)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xing)成功發射,無線電管理局
衛(wei)星互聯網(wang)低軌08組(zu)衛(wei)星成功發射,無線(xian)電(dian)管理局
今天(tian),浙江(jiang)民營星鏈第四(si)次沖上太空,36Kr
中國商(shang)業航天的(de)前景趨勢與促進舉措,人民論壇(tan)
衛星(xing)互聯網行業專題,未來(lai)智(zhi)庫(ku)
國家隊出手!中國版“星鏈”提速,物聯網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