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1bis中的bis來源于拉丁語”第二次或再一次”之意,放在Cat.1之后寓意其是在傳統Cat.1能力等級基礎上的二次衍生。如今,Cat.1bis還在持續火熱,值此之際,智次方·摯物產業研究院聯合芯片領軍企業紫光展(zhan)銳特(te)策劃推出《Cat.1bis產(chan)業發展(zhan)白皮書 》,歡迎讀者朋友掃碼(ma)下載。
在3GPP 標準中,Cat.1 采用雙天線設計,無法滿足眾多類型終端,如可穿戴設備等提出的模組小型化要求,而采用單天線規格的終端能力等級僅限于 Cat.0、Cat.M1(eMTC)和 Cat.NB1(NB-IoT),最高 1Mbps 的傳輸速率難以滿足大部分場景的體驗需求。因此,業界亟待制定新的具備更高終端能力等級的單天線標準,Cat.1bis 應運而生。作為 Cat.1 的升級演進版本,Cat.1bis 終端采用了單天線設計,相比 Cat.1 終端體積更小,適用于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同時(shi),Cat.1bis 還針對算法和部分(fen)技術(shu)性能作了進一步優(you)化(hua)。
來源:公開(kai)資(zi)料,摯物產業研究(jiu)院整理
總體來說,與 NB-IoT、2G/3G、eMTC、Cat.4 和 LoRa 等相比,Cat.1bis 具備明顯的網絡、成本和技術性能優勢:Cat.1bis 可以(yi)由現有(you) 4G 網(wang)絡(luo)承(cheng)載,運(yun)營商無需(xu)額外升級(ji)基(ji)(ji)站的(de)硬件配(pei)置,只需(xu)對基(ji)(ji)站參數(shu)進行調(diao)整,即可實現 Cat.1bis 終端接入(ru)(ru);而 NB-IoT、 2G/3G、eMTC、Cat.4 和(he) LoRa 等則面(mian)臨較大(da)限制,NB-IoT 的(de)網(wang)絡(luo)覆蓋(gai)遠不(bu)如 4G,需(xu)要(yao)投入(ru)(ru)較大(da)資源(yuan)進行基(ji)(ji)站新(xin)設(she)或改造;2G/3G 進入(ru)(ru)減(jian)頻退網(wang)階(jie)段(duan);4G 網(wang)絡(luo)支(zhi)持 eMTC 需(xu)支(zhi)付額外費用進行升級(ji),且 eMTC 在國(guo)內的(de)產業生態并(bing)不(bu)理想;Cat.4 雖然與 Cat.1bis 網(wang)絡(luo)兼容,具有(you)相同的(de)基(ji)(ji)礎網(wang)絡(luo)優勢,但(dan) Cat.4 在功耗、集成度(du)、價格(ge)等方面(mian)難以(yi)滿足部分場景(jing)的(de)需(xu)求(qiu);LoRa 作為非授權頻段(duan)技(ji)術,可用以(yi)點位組(zu)網(wang),但(dan)不(bu)能進行大(da)面(mian)積建網(wang),從而限制了其更廣泛的(de)應用。
為促進Cat.1bis 產業進一步快速健康發展,智次方·摯物產業研究院聯合 Cat.1bis 芯片領軍企業紫光展銳特策劃推出《Cat.1bis產業發展白皮書 》,該白皮書從發展歷程、技術標準、競爭優勢、市場發展趨勢、應用場景等方面對Cat.1bis 進行了非常詳盡的(de)介(jie)紹(shao)與解讀(du),以期為更(geng)多有(you)意加入(ru) Cat.1bis 生態的(de)企業、機構和從業人員(yuan)提供有(you)益參考(kao)。
掃描二維碼即可下載白皮書
2020年 5 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中明確提出,推動 2G/3G 物聯網業務(wu)遷移(yi)轉網,建立(li) NB-IoT、4G 和 5G 協(xie)同發展的移(yi)動(dong)物(wu)聯(lian)網綜合生態(tai)體系。在深化 4G 網絡覆蓋、加快 5G 網絡建設的基礎上, 以(yi) NB-IoT 滿足(zu)大部分低速率(lv)(lv)場景(jing)需求(qiu);以(yi) 4G 承(cheng)載(zai)中速率(lv)(lv)、語音類、高(gao)速移(yi)動(dong)類業務(wu),滿足(zu)中等(deng)速率(lv)(lv)物(wu)聯(lian)需求(qiu);以(yi) 5G 技術滿足(zu)更高(gao)速率(lv)(lv)、低時延(yan)聯(lian)網需求(qiu);引導新增物(wu)聯(lian)網終端不再使用 2G/3G 網絡,推動(dong)存量 2G/3G 物(wu)聯(lian)網業務(wu)向 NB-IoT/4G/5G 網絡遷移(yi)。
在國內明確的減頻退網政策引導下,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集約利用優質資源和降低運維成本,三大運營商近年加快了2G/3G 退網的步伐。但退網不能退服務,NB-IoT 和 Cat.1/1bis 等是較為成熟和合適的替代技術,能較好地滿足低功耗、大連接物聯網的應用場景需求,2G/3G 退網也為 Cat.1/1bis 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替代空間。
在此背景下,國內物聯網芯片和模組廠商開始研發和推出Cat.1/1bis相關產品。
近年來,紫光展銳等國產芯片廠商陸續推出Cat.1bis 芯片, 吸引一眾模組廠商跟進,有效促進了產業應用成熟。同時,疊加 2G/3G 加速減頻退網,Cat.1bis 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其中,基于全場景通信技術上長期的優勢,紫光展銳在2019年時推出了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聯網芯片平臺——8910DM,填補了傳統低功耗窄帶物聯網與傳統寬帶物聯網之間的中速蜂窩通信方案空白,并引領Cat.1bis技術標準主導權,推動Cat.1bis中速物聯網規模化發展,開啟億級新市場。國內主流模組廠商移遠通信、中移物聯網、廣和通、美格智能、高新興、日海智能、騏俊物聯、芯訊通等紛紛基于紫光展銳的芯片平臺推出相應的模組產品。截至 2021 年底,紫光展銳在 Cat.1bis 芯片市場占據 7 成以上份額。
盡管已經取得不俗成績,紫光展銳仍然于今年推出業界首個融合室內外定位的安全可信Cat.1bis芯片——V8850,進(jin)一步(bu)帶來了eDRX/PSM特(te)性(xing)、覆蓋增強特(te)性(xing)、融合定位、更高(gao)集成(cheng)度、升(sheng)級增強、可信(xin)安全、工規(gui)寬溫等全面升(sheng)級。
來源:紫光展(zhan)銳
2020年(nian)時,全(quan)球 Cat.1/1bis 芯(xin)片(pian)市場規模(mo)約為 4.7 億美(mei)元,預計到 2024 年(nian), 市場規模(mo)有望(wang)達 6.7 億美(mei)元,2020-2024 年(nian)的年(nian)均復合增速為 9.3%。基于 Cat.1/1bis 芯(xin)片(pian)的模(mo)組具備優異性能,其未(wei)來(lai)增長前景同樣樂觀。
在(zai)市(shi)場規(gui)模(mo)方面,2020年(nian)全球中(zhong)低速(su)蜂窩(wo)模(mo)組(zu)(zu)的價(jia)值空(kong)間約為 27 億美元,其(qi)中(zhong) Cat.1/1bis 模(mo)組(zu)(zu)占(zhan)據了 25.9%的份(fen)(fen)額(e)(e)。預計到 2025 年(nian),全球中(zhong)低速(su)蜂窩(wo)模(mo)組(zu)(zu)的價(jia)值空(kong)間將增(zeng)至 55 億美元,其(qi)中(zhong) Cat.1/1bis 模(mo)組(zu)(zu)將占(zhan)據 27.3%的份(fen)(fen)額(e)(e),相(xiang)應的市(shi)場價(jia)值規(gui)模(mo)將從 7 億美元增(zeng)至 15 億美元,實現(xian)份(fen)(fen)額(e)(e)、規(gui)模(mo)雙提(ti)升。
如今,國內芯片和模組廠商推出的Cat.1bis 芯片解決方案已經大規模在應用在多個領域當中。
在共享經濟領域,紫光(guang)展銳(rui)與哈(ha)啰(luo)出行等國內多家主流共享(xiang)兩(liang)輪(lun)車品牌商和服務商攜手,在共享(xiang)兩(liang)輪(lun)出行服務中廣(guang)泛應用 Cat.1bis 芯(xin)片技(ji)術,讓億萬(wan)次的(de)共享(xiang)出行更(geng)方便快捷(jie),同時,紫光(guang)展銳(rui)還在共享(xiang)充(chong)電寶(bao)柜通信(xin)芯(xin)片、兩(liang)輪(lun)車換電柜通信(xin)芯(xin)片等多個共享(xiang)經濟領域,穩居國內市場(chang)冠軍(jun)。
在光伏產業當中,通(tong)過搭載紫(zi)光(guang)(guang)展(zhan)銳(rui) 8910DM 芯(xin)片的通(tong)信模塊,可(ke)通(tong)過芯(xin)片內(nei)置的藍(lan)牙實時近程采集和(he)記錄(lu)光(guang)(guang)伏逆變器的工作(zuo)狀(zhuang)態和(he)發電情(qing)況(kuang),并利用Cat.1bis能力通(tong)過運營商網(wang)絡(luo)上傳到專業平臺,從而對光(guang)(guang)伏發電系統進行遠程監(jian)控,幫(bang)助用戶(hu)低成本(ben)、高可(ke)靠、高效率的遠程管理分布式光(guang)(guang)伏電站,讓光(guang)(guang)伏發電管理更(geng)方便、更(geng)智(zhi)能。
不僅如此,《Cat.1bis產業發展白皮書 》中也指出,當前Cat.1bis 已經在智能穿戴、共享設備、公網對講、車載定位、安防監控、智能電表、光伏發電、金融支付等眾多場景中實現規模化落地應用。在此有力牽引下,Cat.1bis 的芯片及模組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相應成本已降至較合理區間,為大規模承接原 2G/3G 市場,以及替代其它部分中低速應用市場做好了準備。未來,Cat.1bis 芯片/模組在相應領域的出貨規模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千萬數量級。
揚帆出海,廠商加速海外布局Cat.1bis
如今,在(zai)政府和國內一(yi)眾芯片模組廠商的(de)大力推動下,Cat.1bis的(de)國產產業(ye)鏈(lian)快速發(fa)展(zhan)壯大,紫光展(zhan)銳等企業(ye)也(ye)在(zai)此(ci)過(guo)程中成為全球 Cat.1bis 芯片技術(shu)(shu)的(de)領(ling)軍者。同時,由于中國 Cat.1bis 的(de)產業(ye)實(shi)力全球領(ling)先,多家龍頭企業(ye)也(ye)在(zai)憑(ping)借先發(fa)優勢和技術(shu)(shu)積累,加快拓展(zhan)海外市場。
早在2019年時,紫光展銳就已經開始Cat.1bis 的海外布局。目前,8910DM平臺已在全球完成63個國家的場測,覆蓋183家運營商,并將持續增加包括南美區域等在內的更多國家和運營商。在歐洲市場中,8910DM已經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德電認證的Cat.1bis物聯網芯片平臺,在德電歐洲地區的 11 張網絡下,展銳的客戶可以基于 8910DM平臺進行大規模物聯網項目部署,駛上在歐洲多國市場加速規模商用的快車道;在印度市場當中,紫光展銳在印度(du)Cat.1智能表計芯片領域的市占率超8成以上(shang),讓便捷、智能的數(shu)字化用電體驗惠及數(shu)百(bai)萬印度(du)家(jia)庭(ting)。
寫在最后
今年(nian),包括紫(zi)光展銳在內的(de)企(qi)業都在持續進(jin)(jin)行(xing)Cat.1bis技(ji)術的(de)演進(jin)(jin)升(sheng)級(ji),針對全球物聯網(wang)市場(chang)的(de)新需求,進(jin)(jin)一(yi)步拓寬Cat.1bis應用場(chang)景(jing),帶(dai)來更(geng)多的(de)新產品(pin)和新特性,以期更(geng)好地(di)支(zhi)撐全球物聯網(wang)的(de)智(zhi)能化升(sheng)級(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