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兩年以來,取(qu)得的(de)成績有目共睹。工信部(bu)最新數(shu)據顯(xian)示,截至(zhi)2021年9月底,我國已建成5G基站(zhan)總數(shu)115.9萬個,不但5G手機終端連接(jie)數(shu)達到(dao)4.45億戶,其(qi)在產業(ye)端也涌現(xian)出大量的(de)優(you)秀案例,滲透到(dao)工業(ye)、農業(ye)、建筑、醫(yi)療等千(qian)行百業(ye),可以說是實(shi)現(xian)了“從0到(dao)1”的(de)跨越。
隨著5G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的開展,未來5G應用的任務面臨的將是從“1”到“N”的發展——標桿案例已經有了,接下來該如何實現規模化復制呢?
所以,是時候來思考5G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跨越的阻礙了!
在此背(bei)景下(xia),紫(zi)光展銳于近(jin)日舉(ju)辦了“2021年5G行業(ye)應用線上研(yan)討會(hui)”,邀請了產(chan)業(ye)鏈多位5G行業(ye)探索(suo)先鋒,一起分享5G應用成果、展望行業(ye)發展未來。
當天參加(jia)研討會的(de)(de)專家(jia)分(fen)別(bie)來自于(yu)中國信(xin)通(tong)院、中國移動、京東物流、新(xin)松機器人(ren)、海信(xin)集團(tuan)、鼎(ding)橋通(tong)信(xin)和(he)紫(zi)光展銳。雖(sui)然大家(jia)分(fen)處于(yu)整個5G大產業(ye)鏈的(de)(de)不(bu)同環節,但是卻對5G未來發展過程中面(mian)臨的(de)(de)挑戰有不(bu)少相似的(de)(de)認(ren)知。
首先,大家基本都同意成本問題是5G規模化落地的一大阻礙。
京(jing)東物流5G智(zhi)能(neng)物流架構師陳(chen)亞迷表(biao)示,物流(liu)是一(yi)個毛利很低的(de)(de)行業,人(ren)口(kou)密集度比較(jiao)大,工序也(ye)比較(jiao)碎片化(hua),因此會格外關注5G解決方案的(de)(de)部署成本。他直言,“‘To B’的(de)(de)客戶,在成本上比‘To C’更加的(de)(de)敏感(gan),所以我們需要控(kong)制5G的(de)(de)成本,來滿足投(tou)入產(chan)出的(de)(de)有效(xiao)計算(suan)。”
新松(song)機器人(ren)自(zi)動化股(gu)份(fen)有(you)限公(gong)司(si)中央研究(jiu)院副總(zong)工(gong)程師(shi)李(li)邦宇對(dui)這一(yi)點同樣感同身受,他表示:“我們屬于制造(zao)業設備的(de)(de)提供商,因為制造(zao)業本身利潤率比(bi)(bi)(bi)(bi)較低,所以(yi)對(dui)我們的(de)(de)成(cheng)(cheng)本要求(qiu)也比(bi)(bi)(bi)(bi)較苛刻。”在李(li)邦(bang)宇看(kan)來,5G的(de)(de)成(cheng)(cheng)本包括(kuo)兩個(ge)方面:一(yi)個(ge)是(shi)硬件成(cheng)(cheng)本,比(bi)(bi)(bi)(bi)如5G模組、5G CPE或者固件網絡(luo)等;另一(yi)個(ge)則是(shi)資費,比(bi)(bi)(bi)(bi)如室外(wai)機器人回傳視頻場景的(de)(de)數據量(liang)是(shi)非(fei)常(chang)大的(de)(de),有可(ke)能出現(xian)資費成(cheng)(cheng)本比(bi)(bi)(bi)(bi)設備成(cheng)(cheng)本更(geng)高的(de)(de)現(xian)象。
海(hai)信集團技術總監莊(zhuang)侃認為,5G MEC專(zhuan)網也(ye)是(shi)一塊特別(bie)大的(de)(de)投入,因(yin)為海信自身的(de)(de)園區(qu)(qu)特別(bie)多,每個(ge)園區(qu)(qu)都要(yao)部(bu)署一張MEC網絡(luo)的(de)(de)成本是(shi)企(qi)業(ye)難以承受的(de)(de)。
除了成本,5G在實際應用和部署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比如其應用范圍受限,目前5G在一些移動場景——AGV、倉儲、柔性產線用的比較多,但是在一些固定場景里的便利性就不如有線。再比如“開物聯網卡”的流程中存在很(hen)多技術問(wen)題,且使用過程一旦出現網絡問(wen)題,排(pai)查(cha)故障(zhang)就需牽扯到(dao)企業(ye)內部和運營(ying)商兩個環節(jie),效率(lv)低下。
當然,可以預見的是,成本和技術問題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解決,然而一個更大的問題則是整個5G全產業鏈相互之間的理解和融合。
針對于此,鼎橋物聯網(wang)模組產品線(xian)總經理(li)陶(tao)晗豐(feng)舉了個很典型(xing)的例子。
有家(jia)企業是做柔性傳(chuan)感器的(de),這(zhe)種傳(chuan)感器貼在身體(ti)上(shang)以(yi)(yi)后,可(ke)以(yi)(yi)測(ce)量健(jian)康(kang)指標,并(bing)(bing)把這(zhe)些數據進行回(hui)傳(chuan)。乍(zha)一看,這(zhe)種場景其實對帶(dai)寬(kuan)的(de)要求并(bing)(bing)不(bu)高(gao),甚至(zhi)4G cat.1的(de)傳(chuan)輸速率已經足夠。但當鼎橋和應(ying)用方(fang)(fang)進行深入溝通(tong),并(bing)(bing)向對方(fang)(fang)介(jie)紹了5G在低時延、高(gao)帶(dai)寬(kuan)方(fang)(fang)面的(de)特性之后,對方(fang)(fang)卻對此非常感興(xing)趣,且能立(li)即站在通(tong)信廠商(shang)的(de)“視線盲區”里思考問題。他(ta)們覺得(de),如果有了5G的(de)“低時延、高(gao)帶(dai)寬(kuan)”,那么就(jiu)可(ke)以(yi)(yi)在原來的(de)解決方(fang)(fang)案上(shang)疊加成熟的(de)動作(zuo)捕捉和AR/VR技術,由此進軍泛娛(yu)樂的(de)領域,這(zhe)就(jiu)大大拓寬(kuan)了原來柔性傳(chuan)感器的(de)應(ying)用。
基于此,陶晗豐感慨(kai):“所(suo)以我們一定要和應用伙伴多碰撞(zhuang),這樣才能(neng)夠(gou)看到一些更新鮮(xian)、更有市場潛(qian)力的應用。”
面對來自成本、技術和產業鏈融合的障礙,中國信通(tong)院(yuan)5G應用創(chuang)新中心副主任、5G產業方陣行業應用組主席杜加(jia)懂闡述了(le)自己認為的破局(ju)之道。
在他看來,現在的5G網絡部署之所以貴,是因為它改變了傳統的固網模式。之前 “To C”的固網都是集中模式,比如MEC是以省市為單位布放的,所以價格就顯得不是那么貴。但是如果將單位一下子縮小到單個企業,那么整個網絡的功能、性能、容量就顯得特別的“大”——這就需要對設備做定制化和輕量化的改造。定制化是指什么?比如,我們的MEC設備需要和行業原有的業務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或者相互融合,真正做到邊緣側能夠承載行業的業務系統。輕量化是指什么?比如,MEC原來承載的可能是百(bai)萬(wan)級的日處(chu)理,現在相對于行業來說功能要(yao)做(zuo)削減。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在5G終端特別貴,且終端市場比較分散。如果說手機應用是集中型市場,那么5G終端就是碎片化的市場。雖然其整體上可以和手機這樣終端量級相匹配,但是你拆分來看每個行業終端類型發貨量都不大,而且每類終端都有定制化需求。這樣就會對上游的模組、芯片提出比較差異化的需求。
作為5G產業鏈最上游的底層芯片提供方,紫光(guang)展銳首席(xi)技術(shu)專家(標準研究)潘振(zhen)崗博士闡述了自己能夠為產業所做(zuo)的事情(qing)。
“如果從我們自身應該在這個行業里擔任的角色來看,我們就是一家優質的芯片提供商,或者說面向未來5G行業應用提供底層技術能力的企業。然而,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我們也承擔了許多超越本身角色定位的工作。”
一方面,展銳花了很多的時間“拉通”了整個5G技術生命周期里的不同環節——展銳(rui)除了與(yu)模組(zu)廠商合作之外,也(ye)有一些(xie)基于展銳(rui)芯片的共性平臺可(ke)以直接(jie)讓下游用戶(hu)提(ti)前(qian)體會(hui)到芯片商的能力。
站(zhan)在(zai)產(chan)品的(de)角度,展(zhan)(zhan)銳最本質、最原(yuan)始的(de)角色就是推進芯片(pian)能(neng)力的(de)快(kuai)速迭(die)代,快(kuai)速引(yin)入一些新的(de)特性和功能(neng)來(lai)滿足客戶(hu)需求。比(bi)如,雖然(ran)5G R16標準還沒有凍結很久,但展(zhan)(zhan)銳針對(dui)用戶(hu)需求方面最迫切的(de)技(ji)術特點(dian)都在(zai)其芯片(pian)上體現出(chu)來(lai)。
另一方面,圍繞著行業應用本身,展銳從2019年開始“大撒網”般地接觸了數十個行業,包括與大量的企業和行業協會進行實地走訪、技術研討、需求挖掘等等。
目(mu)前來看,有(you)些(xie)(xie)行業在5G應(ying)用方面走(zou)的比較靠(kao)前,例如物(wu)流(liu)、機器人等(deng),他們快速了抓住了行業需(xu)求要點,從而能夠實現快速落(luo)地(di)。還(huan)有(you)一些(xie)(xie)行業尚(shang)在交流(liu)過程中(zhong),這些(xie)(xie)行業真(zhen)正落(luo)地(di)仍(reng)需(xu)繼續(xu)探索。未來,展(zhan)銳將持續(xu)發力,以(yi)真(zhen)正從底層技術的角度賦(fu)能垂直行業。
目前,搭(da)載展(zhan)銳5G芯片V510的(de)5G CPE設備,已(yi)經在海內外(wai)市場量產商(shang)用;業(ye)界主流模組廠商(shang)都已(yi)經基于(yu)展(zhan)銳5G芯片推(tui)出多款5G模組,它們均已(yi)被應用到(dao)各種形態的(de)5G行(xing)業(ye)終端上(shang),為(wei)多種多樣的(de)行(xing)業(ye)場景帶來(lai)5G技(ji)術(shu)變革(ge)。
通過在技術側、平臺側的完善布局,展銳已經為5G賦能千行百業做好了準備。目前,展銳已攜手行業伙伴,商用落地了超百款行業終端應用案例,讓5G技術賦能智慧醫療、智(zhi)(zhi)慧物流、智(zhi)(zhi)慧電(dian)力、智(zhi)(zhi)慧采礦、智(zhi)(zhi)慧交通、智(zhi)(zhi)能制(zhi)造、智(zhi)(zhi)能園區等千行百(bai)業的智(zhi)(zhi)能化轉(zhuan)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