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市場營收(shou)表現首次超(chao)過(guo)法國和德國,成為蘋果第五(wu)大iPhone市場。
具體來說,二季度蘋果在印度的iPhone出貨量同比增長了50%,占比接近4%,目前僅落后于英國、日本、中國和美國四大市場。
“對于蘋果(guo)來(lai)說,印度是未來(lai)十年的(de)(de)一個重要潛(qian)力(li)市場(chang)。”Counterpoint高級(ji)分析師 Ivan Lam告訴搜狐(hu)科技,印度經濟發展勢頭不(bu)(bu)錯,中產階(jie)級(ji)規模不(bu)(bu)斷擴大,同時人均收入(ru)也在提升。其基(ji)數龐大的(de)(de)情況下,蘋果(guo)產品的(de)(de)目標市場(chang)潛(qian)力(li)可觀。
與蘋果大舉擴(kuo)張形(xing)成鮮(xian)明對比的是(shi),中國廠商(shang)(shang)(shang)在印(yin)度(du)則面(mian)臨著高端(duan)化進(jin)展(zhan)受(shou)阻(zu)、營商(shang)(shang)(shang)政(zheng)策不穩定的雙重困難。一(yi)方面(mian),中國手(shou)機(ji)品牌在印(yin)度(du)一(yi)銷售中低端(duan)手(shou)機(ji)為主,價格戰(zhan)不斷、利(li)潤空(kong)間(jian)較小。另(ling)一(yi)方面(mian),印(yin)度(du)官方對中國廠商(shang)(shang)(shang)的頻頻打壓(ya),也讓廠商(shang)(shang)(shang)們(men)持保守(shou)的投入態度(du)。
印度市場高端化趨勢明顯
整體來看,全球手機市場依舊保持下行趨勢,二季(ji)度(du)(du)全球智能手機出貨(huo)量同(tong)比下(xia)降(jiang)8%,環(huan)比下(xia)降(jiang)5%。值得一提的是(shi),這是(shi)連續(xu)第八個季(ji)度(du)(du)出現(xian)同(tong)比下(xia)降(jiang)。
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萎靡之際(ji),蘋果在新興市場的(de)快(kuai)速增(zeng)長,也推動其(qi)取得優于其(qi)他(ta)廠商的(de)表(biao)現。
從排名來看,二季度蘋果位居全球第二,盡管有季節性不利因素,但市場份額仍然增長到了17%,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蘋果微降2%,也是前五廠商中同比降幅最小的廠商。
此(ci)外,三星繼(ji)續領跑,但出貨(huo)量(liang)(liang)同比下滑(hua)12%,市(shi)占率(lv)維持(chi)在22%。小米(mi)排名第(di)(di)三,出貨(huo)量(liang)(liang)同比下滑(hua)12%,市(shi)占率(lv)跌至12%。OPPO排名第(di)(di)四,出貨(huo)量(liang)(liang)下滑(hua)3%,市(shi)占率(lv)為10%。vivo排名第(di)(di)五,出貨(huo)量(liang)(liang)下滑(hua)17%,市(shi)占率(lv)8%。
值得關注(zhu)的(de)是,高端市(shi)場(chang)(批發(fa)價600美元以上)唯一實(shi)現增長,并(bing)對整個市(shi)場(chang)的(de)貢獻達到了有史以來(lai)的(de)最高水(shui)平。本季(ji)度售出的(de)智能手(shou)機中,超過五分之一屬于高端市(shi)場(chang)。
蘋果在“高端化”浪潮中受益明顯,在多個通常不被視為其核心市場的新市場達到創紀錄的份額。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印度市場,蘋果二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50%。
與發達(da)國家市場(chang)(chang)相比,印度(du)仍有較大(da)的(de)(de)增長潛力。Counterpoint指出(chu)(chu)(chu),全球所有地區的(de)(de)銷售額(e)都(dou)出(chu)(chu)(chu)現(xian)了收縮,但降幅(fu)最大(da)的(de)(de)是美(mei)國、西(xi)歐和(he)日本等相對較發達(da)的(de)(de)市場(chang)(chang),所有這些(xie)市場(chang)(chang)都(dou)出(chu)(chu)(chu)現(xian)了兩位數(shu)的(de)(de)年度(du)下滑。中國、印度(du)、中東和(he)非(fei)洲市場(chang)(chang)的(de)(de)跌幅(fu)相對較小。
尤其是印度手機市場的高端化趨勢非常明顯,這也讓高端品牌的代表——蘋果獲得了更多的增長機會。
IDC數據顯(xian)示,一季度(du)印度(du)手機市(shi)場(chang)平(ping)均售價(ASP)達到(dao)(dao)265美元的(de)歷史新高(gao),高(gao)價位(wei)智能手機(600美元以上)的(de)份額增加(jia)到(dao)(dao)11%,而一年前只有4%。
2022年,印度(du)智能手機市場(chang)的(de)平均售(shou)價達(da)224美(mei)元,同比增長18%,150美(mei)元以(yi)下的(de)入門(men)市場(chang)份額占比46%,比2021年的(de)54%有所下降。
蘋果加速在印度市場的布局
在(zai)印度市場(chang)高端化加速(su)的(de)背景下(xia),庫克也將印度視(shi)為蘋果最重要的(de)增量市場(chang)之一。
就在今年4月,蘋果在印度的第一家零售店正式開業,面積超過2600平方米,位于印度的金融中心孟買。在這之前(qian),蘋果已在印度經營(ying)超過(guo)25年,但主要是(shi)通過(guo)授權(quan)零售(shou)商和(he)網站銷售(shou)產品。
庫克本人(ren)也親自現身印度首家旗(qi)艦店(dian)的開業儀式,與此同時還會見了印度總(zong)理納倫德拉?莫迪(di),強(qiang)調(diao)蘋果致(zhi)力于在印度全國范圍內(nei)發(fa)展(zhan)和投(tou)資。
在蘋果第二財季的財報會上(shang),庫克表(biao)示印度市場的(de)(de)業績創下新高,是蘋果(guo)目前主要(yao)的(de)(de)關注(zhu)點。蘋果(guo)一直在擴大印度當地業務(wu),服務(wu)更多的(de)(de)客戶。
他強調,現在更多印度用戶步入中產階級,他們對手機有著更高端的需求,行業正在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
“蘋果在印度市場有較大的增長空間。”CFRA research高級分析師安杰洛?齊諾(Angelo Zino)認為,今天的印度,與15年或20年前的中國非常相似。
他表示,印度將在(zai)今年成為(wei)世(shi)界上人(ren)口(kou)最多的(de)國家(jia),但蘋果在(zai)印度這一(yi)世(shi)界第三大智能(neng)手機(ji)市(shi)場的(de)份(fen)額(e)不到(dao)5%,而在(zai)中(zhong)國約(yue)為(wei)18%。
蘋果供應鏈也在加速向印度轉移。公開(kai)資料顯示,2020年蘋果(guo)(guo)首次在(zai)印度生(sheng)產高端旗艦iPhone11系列。2022年,富(fu)士康印度工廠開(kai)始(shi)生(sheng)產iPhone 14,這是(shi)蘋果(guo)(guo)首次在(zai)新款(kuan)iPhone發布的第一年就(jiu)開(kai)始(shi)在(zai)印度生(sheng)產。
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測稱,未來5年內,印度市場在蘋果總營收中的占比將達到15%,在生產方面的占比達到20%。相關分析師表示,印度可能在未來十年為蘋果創造400億美元的收入。
中國品牌在印度遇困?
與蘋果大舉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廠商在印度市場受到“冷落”。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 Ivan Lam告訴搜狐科技,中國手機品牌這些年在印度市場以中低銷售產品為主,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利潤空間不斷縮小而反哺業務緩慢。
今年印度官方不斷扶持本土品牌,所(suo)以中國(guo)廠商在(zai)中低(di)端市場日漸乏力(li)。而品牌力(li)方面,中國(guo)大部分品牌遲(chi)遲(chi)未能在(zai)高端上(shang)占據消費者心智。
另外他表示,印度官方在進出口管理,本土制造,外匯管制等方面還是屬(shu)于發展(zhan)中(zhong)階段(duan),政策的不穩定(ding)也造(zao)成一定(ding)的營商難(nan)度(du)。所以近(jin)年中(zhong)國品牌在(zai)做(zuo)合規的同時,也要大(da)量本土投(tou)入。風險面前,大(da)部分廠(chang)商持保守投(tou)入的態(tai)勢。
而小米天價罰款事件,更是讓中國手機廠(chang)商在(zai)印度市場的(de)發展情況飽(bao)受關注。
就在(zai)上個(ge)月,印度執法局向小(xiao)米在(zai)印度的分公司、部分高管以及(ji)相關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控他們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xian)違反印度的《外匯(hui)管理法》。
這意味著小米去年被印度凍結的48億元很可能被正式罰沒,這也是印度政府成立以來最大數額的資金沒收,幾乎相當于小米去年經調整凈利潤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受到打擊的手機品牌不止小米。從2021年末開始,印度稅務部門以“涉嫌逃稅”為由對與中企有關的電信、重型機械制造、采礦等各個領域的多家公司進行了調查。
去(qu)年7月,印度稅(shui)務情報局聲稱OPPO印度部門逃稅(shui)5.5億美元,且(qie)在計算進(jin)口貨物的交易價值時并未包括支(zhi)付的特許權使用費。
此外,印度還突擊檢查了與vivo印度公司關聯的48處經營地點,并(bing)表示(shi)vivo印度(du)(du)公(gong)(gong)司(si)(si)“將大(da)約(yue)一半(6247.6億(yi)盧(lu)比)”的(de)(de)本地銷(xiao)售額(e)匯(hui)到印度(du)(du)境外避稅,因(yin)此(ci)凍結vivo印度(du)(du)公(gong)(gong)司(si)(si)相關(guan)(guan)的(de)(de)119個(ge)銀(yin)行賬戶,查封(feng)vivo印度(du)(du)公(gong)(gong)司(si)(si)及關(guan)(guan)聯公(gong)(gong)司(si)(si)46.5億(yi)盧(lu)比的(de)(de)銀(yin)行現金等金融資產。
在本地化經營目標下,上個月(yue)印(yin)度(du)政府(fu)向包括小米(mi)、OPPO、vivo、realme 等(deng)(deng)在內的中國手機(ji)品(pin)牌提(ti)出要(yao)求:在印(yin)度(du)運營的中國手機(ji)品(pin)牌,應當任命印(yin)籍人士擔任首(shou)席執行(xing)官(guan)、首(shou)席運營官(guan)、首(shou)席財務(wu)官(guan)和首(shou)席技(ji)術(shu)官(guan)等(deng)(deng)高管職位。
外部政策的不穩定,疊加中低端市場的整體萎縮,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占率有所下滑,但仍占據主導地位。根據(ju)DIGITIMES Asia,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guo)智能手機廠商在印度的(de)綜(zong)合市場(chang)份額已從(cong)81.42%以上的(de)峰值下降到70.83%。
可以說,要想(xiang)在印(yin)度(du)市(shi)場(chang)取代中國品牌(pai)仍然是一件很(hen)難的(de)事情(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