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報道稱,蘋果自主研發的 5G 基帶(modem)及配套射頻 IC 已完成設計,近期開始進行試產及送樣,預計將在 2022 年內與主要運營商進行測試(field test),而 2023 年推出的 iPhone 15 將全面采用蘋果 5G 基帶及射頻 IC 芯片。

據(ju)介紹,蘋(pin)果第一代 5G 基帶將同時(shi)支(zhi)持 Sub-6GHz 及 mmWave(毫(hao)米(mi)波),采(cai)用(yong)臺(tai)積電(dian) 5nm 制(zhi)程,而(er)射頻 IC 則采(cai)用(yong)臺(tai)積電(dian) 7nm 制(zhi)程,業界預(yu)估 2023 年進行量產。
供(gong)應鏈認為,以蘋果每一代 iPhone 手機備貨量(liang)約 2 億計算,應用在 iPhone 15 上的(de)第一代 5G 芯片的(de) 5nm 晶圓總(zong)投片量(liang)將高(gao)達 15 萬片,配套射頻 IC 的(de) 7nm 總(zong)投片量(liang)最(zui)高(gao)可達 8 萬片,臺積電 5/7nm 產(chan)能有望一路滿載(zai)到 2024 年(nian)。
供應鏈表示,蘋果(guo) 2022 年(nian)下半年(nian)將推出(chu)的(de) iPhone 14 將會(hui)搭載三星 4nm 代工的(de)高通 X65 及(ji)射頻(pin) IC,搭配蘋果(guo) A16 仿生芯(xin)(xin)片;而蘋果(guo) 2023 年(nian)推出(chu)的(de) iPhone 15 將首(shou)度全部采(cai)(cai)用自研芯(xin)(xin)片,同期的(de) A17 將采(cai)(cai)用臺積電 3nm 工藝量產。
據了解(jie),蘋(pin)果及高通于(yu) 2016 年爆發專(zhuan)利(li)授權費訴訟,雙(shuang)方后于(yu) 2019 年達(da)成和解(jie)并簽下 6 年授權協議(yi),包括 2 年的延期選擇和多年芯片(pian)供應。
后來有消息稱,蘋果雖然(ran)依然(ran)會采用(yong)高通(tong) 5G 芯片(pian),但仍決定自行(xing)研發 5G 基帶及相(xiang)關芯片(pian),而且于(yu) 2019 年(nian)并購英特爾智能手機 5G 產品線,目的是希望減少(shao)對高通(tong)的依賴并降(jiang)低專(zhuan)利費(fei)支出。
目前來看,蘋果(guo)自(zi)行研發的(de)第一代 5G 基(ji)帶已有近(jin) 3 年的(de)開(kai)(kai)發時間,業界也表明(ming)其(qi)已成(cheng)功完(wan)成(cheng)設(she)計(ji)并(bing)開(kai)(kai)始(shi)試產送樣,預計(ji)將會在 2023 年展(zhan)開(kai)(kai)量產。
此外,高通首(shou)席財務(wu)官(guan) Akash Palkhiwala 之前曾表(biao)示(shi),預計蘋(pin)果(guo)在 2023 年出(chu)貨的(de) iPhone 機(ji)型里,使用高通 5G 調制解調器的(de)比例僅為 20%,暗(an)示(shi)蘋(pin)果(guo)很(hen)快會(hui)大規模生產自研基帶芯(xin)片。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ming)錤(qi)也表(biao)示(shi),蘋(pin)果(guo)自家的(de) 5G 基帶芯(xin)片可能會(hui)在 2023 年的(de) iPhone 機(ji)型中首(shou)次(ci)亮相。
報道還(huan)指出(chu),蘋果 5G 基帶采(cai)用臺積電 5nm 代工,但封(feng)測則將(jiang)委由艾(ai)克爾(Amkor)負責,2023 年推出(chu)的 iPhone 15 會是首款采(cai)用的手(shou)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