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華為鴻蒙(meng)OS 3.0閃亮登場:
圍(wei)繞(rao)分布式(shi)軟總線技(ji)術(shu),鴻蒙3.0帶(dai)來了超級終端、鴻蒙智聯、萬能卡片、流暢性(xing)能、隱私安全、信息無障礙六大升級體驗,亮(liang)點多多。
其中,超級終端和鴻蒙智聯的進一步更迭似乎標志著華為向物聯網又邁進了一大步。
前者支持更(geng)多設(she)備(bei)接入,實(shi)現(xian)包括手(shou)機、平(ping)板、PC、打印機、耳(er)機、手(shou)表等在(zai)內的(de)12種智能設(she)備(bei)組合,方(fang)便用戶靈活調用不同設(she)備(bei),流暢的(de)共(gong)享功能之下,讓硬件成為互(hu)助的(de)集體;
后者是(shi)面向華為智能(neng)(neng)(neng)硬(ying)件生態伙伴打造(zao)的全新品牌和(he)開發平臺,可(ke)以將(jiang)手機平板(ban)的運(yun)算顯示(shi)能(neng)(neng)(neng)力共享(xiang)給(gei)所(suo)有設備,是(shi)超級終(zhong)端功能(neng)(neng)(neng)的延伸(shen),賦(fu)能(neng)(neng)(neng)空(kong)間智能(neng)(neng)(neng)化(hua)大(da)趨(qu)勢(shi)。
鴻蒙劍指物聯網不(bu)是一(yi)天兩天了,發(fa)布會(hui)開場,華(hua)為常務(wu)董事、終端(duan)BG CEO、智能汽車(che)解決方(fang)案BU CEO余承東就(jiu)說到(dao)“HarmonyOS是史(shi)上發(fa)展最快(kuai)、也是覆蓋(gai)升級機型最多的(de)操作系統。截至目前,搭載HarmonyOS 2的(de)華(hua)為設備數突破3億,HarmonyOS Connect產品發(fa)貨量突破1.7億。”
然而,連接數量亮眼的背后,鴻蒙OS生態用戶增速放緩:2021年9月(yue)(yue)鴻蒙OS用(yong)戶(hu)1億人(ren),僅用(yong)了一個月(yue)(yue)時(shi)間,用(yong)戶(hu)數就增長50%至1.5億,而(er)后,第二個用(yong)戶(hu)增長50%用(yong)了2個月(yue)(yue);到2021年12月(yue)(yue)至今(jin),8個月(yue)(yue)的時(shi)間,鴻蒙系統用(yong)戶(hu)才增長了0.8億。

其實不止(zhi)華為(wei),在(zai)物(wu)聯網上先(xian)行一步的小(xiao)米(mi)IOT增(zeng)速也在(zai)放緩,2017、2018年小(xiao)米(mi)IOT業務增(zeng)速高達(da)89%、87%,而到(dao)2020年,增(zeng)速僅(jin)為(wei)8.57%。
華為(wei)、小米AIOT行業(ye)(ye)(ye)業(ye)(ye)(ye)務放緩背后(hou),是(shi)什(shen)么困境(jing)橫阻(zu)在(zai)前?帶來(lai)強大升級(ji)體(ti)驗的鴻蒙3.0能否挽救AIOT業(ye)(ye)(ye)務?未(wei)來(lai),AIOT業(ye)(ye)(ye)務上,誰(shui)的贏(ying)面更(geng)大?
華為做物(wu)聯網的戰略是1+8+N,以手機為核(he)心(xin),廣泛部署車機、音(yin)箱、耳機、手表(biao)/手環、平板(ban)、大屏(ping)、PC、AR/VR等產品產業(ye)鏈,再(zai)廣泛對接N個生態廠(chang)商,以此整合(he)和協同更多的使(shi)用場景。
看起(qi)來,戰略合理(li)而清晰,畢竟,物聯網(wang)相(xiang)對(dui)互聯網(wang)而言,首要(yao)的條件(jian)就(jiu)是要(yao)將所(suo)有可連(lian)接的物品更換成智(zhi)能商(shang)品。這(zhe)也就(jiu)意味著(zhu),作(zuo)為(wei)一個生態系統,華為(wei)鴻蒙需(xu)要(yao)吸引N個家電廠商(shang)一起(qi)加入,共同開發智(zhi)能硬件(jian),然后做大做強。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小米曾經也這么做過,但是效果甚微:鮮有大家電廠呼應,就算有,也只是走走過場意思一下。
比如,2014年底,小米以12.66億入股美的集團,持有美的1.29%股份,同時在智能家居、移動互(hu)聯網(wang)電(dian)商以及(ji)這(zhe)兩者的(de)共同投資(zi)三(san)方面進(jin)行合作(zuo)。前者是深諳互(hu)聯網(wang)運營的(de)IOT先行者,后(hou)者是廣泛(fan)布局白色家電(dian)的(de)家電(dian)龍頭,強強聯合,似乎已(yi)經昭示了智(zhi)能家居的(de)成(cheng)功。
然而,2015年4月,小米和美的聯合發(fa)布了(le)一款(kuan)可連接小米手環的i青春智能空(kong)調之后,兩者之間再無合作產品推出(chu)。
直到2018年(nian)(nian)下(xia)半年(nian)(nian),小(xiao)(xiao)米(mi)投資美(mei)的(de)三(san)年(nian)(nian)的(de)鎖定期(qi)滿,小(xiao)(xiao)米(mi)開始陸(lu)陸(lu)續續減(jian)持美(mei)的(de)股票,直至退出美(mei)的(de)十大股東(dong)之列(lie)。至此,這(zhe)場(chang)“小(xiao)(xiao)米(mi)可以更(geng)美(mei)的(de)”的(de)親密(mi)合作也逐漸落下(xia)帷幕。
小(xiao)米(mi)牽手美(mei)的(de)(de),雙方的(de)(de)好(hao)處是明顯的(de)(de):小(xiao)米(mi)要做(zuo)智能家居,美(mei)的(de)(de)的(de)(de)制造(zao)優勢、物流體系以及線下渠(qu)道網絡,剛好(hao)與小(xiao)米(mi)的(de)(de)線上環(huan)節形成(cheng)互補;而(er)小(xiao)米(mi)也能用互聯網技術(shu)幫美(mei)的(de)(de)快速(su)實現家電智能化。
然而,矛盾也是(shi)十分明顯的(de)(de)(de):作(zuo)(zuo)為(wei)家電(dian)龍頭(tou),美的(de)(de)(de)自然不想把自己積累多年(nian)的(de)(de)(de)技術、數據(ju)拱手(shou)讓給(gei)小(xiao)米(mi),而小(xiao)米(mi)作(zuo)(zuo)為(wei)高效、性價比(bi)的(de)(de)(de)代言人,又(you)想通過高品質、厚道的(de)(de)(de)價格(ge)標(biao)準快速打智能家電(dian)市場(chang)。在家電(dian)市場(chang)形成穩固割據(ju)勢力的(de)(de)(de)美的(de)(de)(de),怎(zen)么會容忍一(yi)個在家電(dian)領域初出(chu)茅(mao)廬(lu)的(de)(de)(de)小(xiao)米(mi)指揮自己的(de)(de)(de)供應鏈,還把價格(ge)打下來?
何(he)況,美(mei)的自己也(ye)看(kan)中了智(zhi)(zhi)(zhi)能(neng)家居大趨(qu)勢,也(ye)正大張旗鼓布局:在(zai)順德(de)打造(zao)全(quan)球智(zhi)(zhi)(zhi)能(neng)家居的研發總部、在(zai)全(quan)球啟動(dong)智(zhi)(zhi)(zhi)能(neng)家居“百(bai)萬(wan)年薪攬人才(cai)”計劃、合(he)作華(hua)為(wei)、京東等渠(qu)道,推動(dong)智(zhi)(zhi)(zhi)能(neng)家居理念(nian)......
回到小米這邊,和傳統家電的合作不成,那就自己下場做。
在雷軍“五年投資100家生態(tai)企業”的口號,隨(sui)后(hou),2014 年小(xiao)米(mi)(mi)副總裁劉德帶領團隊打響了小(xiao)米(mi)(mi)生態(tai)鏈(lian)企業的投資戰役,開始了物(wu)聯(lian)網戰略“三步走(zou)”:

(小(xiao)米(mi)生態(tai)圈發展路徑 圖(tu)源:國金證券(quan)《從小(xiao)米(mi)生態(tai)鏈看物聯(lian)網投資機遇》)
第一步,大力投資孵化硬件廠商,豐富IOT硬件設備矩陣。
為拉出(chu)自(zi)己的生態大軍(jun),小米在孵化生態鏈公司(si)上傾盡全力:
給錢不(bu)控(kong)股——對于(yu)小米選中的細分領域具備(bei)競爭力的團隊,小米給予資本大力支持但是不(bu)控(kong)股,給予生態(tai)鏈(lian)企業極大自由;
產(chan)品(pin)全(quan)(quan)周(zhou)期的支持——作為互聯網老炮,小(xiao)米將自(zi)己做手機的經驗全(quan)(quan)面復(fu)刻給生態(tai)鏈(lian)企業,從產(chan)品(pin)定義(yi)研發(fa)開始,到供應鏈(lian)采購、生產(chan)制造(zao)、品(pin)控(kong)、銷售(shou)等(deng)(deng)流程(cheng)全(quan)(quan)面支持,通過大(da)批量(liang)直采整合供應鏈(lian)、線(xian)上(shang)線(xian)下新零售(shou)模式等(deng)(deng)方式,幫助生態(tai)鏈(lian)企業做出(chu)好產(chan)品(pin),同(tong)時(shi)以高性價比(bi)、高品(pin)質占據(ju)市(shi)場。

(小米為生態鏈公司(si)提(ti)供從供應到銷售的全(quan)流程支持 圖源(yuan):@科技周豎人(ren))
可以說,在(zai)小米(mi)的支持下,生態鏈企業更(geng)像是一個只(zhi)需要(yao)負責“生產(chan)(chan)”的甩(shuai)手掌柜,其他完全(quan)不用操心(xin),等產(chan)(chan)品銷售出去之(zhi)后,再和小米(mi)按照合同進(jin)行(xing)利(li)益分成(cheng)就是。
這一打法下,小(xiao)米(mi)投(tou)出(chu)了(le)石頭科技、九號公司(si)等(deng)知名上市企(qi)業(ye),也打造了(le)掃(sao)地機器人、電飯煲等(deng)爆款智能(neng)家電,更重要(yao)的是,聚(ju)集了(le)小(xiao)米(mi)生態(tai)鏈(lian)大軍:截至2021年(nian)四季度,小(xiao)米(mi)共投(tou)資超過390家公司(si)、超過4000余家企(qi)業(ye)與開發者接入小(xiao)米(mi)AIoT平臺,實現智能(neng)家居全(quan)品類超過2000種以(yi)上智能(neng)硬件產品的大規模產業(ye)化(hua)。

(圖:小米智能家居品類(lei),圖源華創證券)
豐富硬件單品的同時,小米走通物聯網計劃第二步,搭建 AIoT 平臺控制中心操作系統,實現多終端互聯。
早在(zai)2014年(nian),小米(mi)(mi)成立 Wi-Fi 模組部門(men),一頭(tou)接(jie)傳統智能硬(ying)件設(she)備的(de)單片機,另(ling)外(wai)一頭(tou)接(jie)云端和小米(mi)(mi) IoT 平臺 的(de) SDK,小米(mi)(mi) IoT平臺最原始的(de)技術積累階段。2018 年(nian),小米(mi)(mi) IoT 平臺接(jie)入(ru) 1000 多款第 三(san)(san)方產品,為第三(san)(san)方提供 ZigBee 接(jie)入(ru)、第三(san)(san)方云與 MIoT 云的(de)互(hu)聯、海外(wai)服務和行業解決 方案。
截止2022年3月31日,小米在全球(qiu)范圍內的(de)AIoT連(lian)接設(she)備(bei)數達4.78億(yi)(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ben)電腦),擁(yong)有5件以上的(de)IoT設(she)備(bei)的(de)用戶(hu)數超過950萬。
最后一步,小米滲透到場景層,通過與宜家、全季等行業龍頭達成深度合作,加速智能家居消費者普及。比(bi)如在全(quan)季(ji)上海虹橋中心 酒店,小米(mi)與全(quan)季(ji)共同(tong)開(kai)發了智(zhi)慧酒店系統,采(cai)用了全(quan)套(tao)小米(mi)智(zhi)能家居解決方案,顧客可以用小愛同(tong)學調節(jie)燈光、溫度,查詢酒店信息等。
一套行云流水的打法下,小(xiao)米(mi)物聯網版圖逐步擴(kuo)大,IOT營收也從(cong)2015年(nian)開始扶搖直上(shang),從(cong)2015年(nian)的86.91億上(shang)漲至2021年(nian)的849.8億,漲幅高達878%。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從(cong)2020年(nian)起,小(xiao)米(mi)IOT與生活(huo)消費(fei)品營收增速開始放緩。

2020年中期開(kai)始,多家券(quan)商對小(xiao)(xiao)米(mi)(mi)(mi)IOT業績預(yu)(yu)期頻頻落(luo)空:2020年6月,華盛證券(quan)曾預(yu)(yu)測2020年小(xiao)(xiao)米(mi)(mi)(mi)IOT業務營(ying)收達(da)到(dao)807億,然而(er)事(shi)實(shi)上(shang),這一目標2021年才達(da)到(dao);光大證券(quan)、安(an)信證券(quan)、西南證券(quan)等都表示,小(xiao)(xiao)米(mi)(mi)(mi)IOT小(xiao)(xiao)家電(dian)(dian)表現良好(hao),但是電(dian)(dian)視之(zhi)后,小(xiao)(xiao)米(mi)(mi)(mi)再無(wu)大家電(dian)(dian)爆品(pin)。
可以說,小米發展物聯網最初沒嗑下來的大家電,在曲線投資孵化一眾硬件廠后,依舊卡在面前。
是(shi)小米的問題嗎(ma)?不是(shi)。智能電(dian)視、TWS耳機、掃地機器人等(deng)爆款的出現以(yi)及持續高增長,表明小米在智能家(jia)居硬件發(fa)展(zhan)方面的實力(li)不用質疑(yi)。
問題就出在,小米能給的那些支持,資金也好、供應鏈也罷,包括營銷渠道等好處,大家電廠都不缺,這是獨屬于扶持小家電企業的打法。
對照(zhao)小(xiao)米(mi)(mi)(mi)如今的困境看(kan)華(hua)為(wei),小(xiao)米(mi)(mi)(mi)好歹還有一眾小(xiao)家電(dian)填充(chong)小(xiao)米(mi)(mi)(mi)智能家居(ju)場景,而華(hua)為(wei)似乎只有真誠的開放(fang)姿態。
華為鴻蒙生(sheng)態的設備接入數量(liang)似乎也印(yin)證了(le)同樣的結局——沒有大家電廠的物聯(lian)網生(sheng)態,終會早早見頂,潛(qian)力有限。
高品質的(de)(de)家電硬件+超智能的(de)(de)生態技術,構(gou)成了(le)人類幻想的(de)(de)智能家居終(zhong)極場景。
試想一下,新的一天來臨,清(qing)晨(chen),在你即將清(qing)醒(xing)睜(zheng)眼之時(shi),智能(neng)床墊已經(jing)根據你的睡眠周期、質(zhi)量(liang)等情況,精準(zhun)判斷你的起床時(shi)間,然后,聯動一系列智能(neng)家居,無須你操作,就規(gui)劃部署(shu)好你的晨(chen)間routine:
當你緩緩睜眼之時,窗簾已經緩緩拉開;智慧音箱里傳出悠揚的冥想音樂,喚醒元氣滿滿的一天;冥想結束,當你走進客廳,踏上運動地毯的瞬間,健身鏡順勢開啟你的運動課程;運動即將結束時,浴室已經準備就緒……簡單說,在智能家居的最終場景中,人類不需要進行任何操作,智慧家居猶如擁有讀心術,為人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務。
而根據(ju)美的(de)副總(zong)裁CTO向江旭(xu)在CIOC 2021年不動產數字化峰會(hui)上,關于(yu)智能家居(ju)發展五階段的(de)描述,以(yi)上場景屬于(yu)智能家居(ju)的(de)L4完全智能階段,即為用戶(hu)提供全方位的(de)智能服務。
前四個階段分別為:
盤點當下智(zhi)能家居的(de)發展程度,可以發現,無論(lun)是走孵化產(chan)業(ye)路線(xian)的(de)小米,還(huan)是平臺開放的(de)華(hua)為,亦或(huo)是全屋閉環型(xing)(從品牌家電(dian)逐漸覆蓋(gai)全屋場景)的(de)美的(de)、海爾(er)等(deng),其智(zhi)能家居的(de)智(zhi)能程度都停留在L2輔助(zhu)智(zhi)能階段。
比如要想(xiang)實現(xian)“回家開(kai)燈”,當(dang)你(ni)(ni)(ni)拖著疲(pi)憊的(de)身體下(xia)班(ban)回家時,迎接(jie)你(ni)(ni)(ni)的(de)不(bu)是黑漆漆的(de)客廳,而是讓家里永遠有(you)一盞燈為你(ni)(ni)(ni)點亮。
在小米智能家居方案中(zhong)(zhong),你(ni)需(xu)要(yao)將智能門(men)鎖和智能燈具添(tian)加至方案中(zhong)(zhong),并(bing)設置晚(wan)上點到第(di)二天早上6點,開(kai)入(ru)戶門(men),自動開(kai)燈,從此再不用摸黑進門(men);
在海爾智家APP中(zhong),也是類(lei)似的操作,將相關智能單品(pin)加入(ru)方案中(zhong),也可(ke)以加入(ru)更(geng)多功能,比如(ru)進屋開(kai)門的同時,客廳開(kai)燈、關窗簾、打開(kai)空調和(he)空氣凈化器等(deng)。
當然,在目前所有的(de)智(zhi)能(neng)家居(ju)方案中,用戶都可以(yi)根據自身的(de)需求(qiu)自定義場(chang)景(jing),比如,有人(ren)晚(wan)間學習——那(nei)就在書房這個空間,設置空調溫度、智(zhi)能(neng)燈具、輕(qing)音樂等;有人(ren)晚(wan)間運動(dong)——那(nei)就在客廳電視或(huo)健(jian)身鏡設置運動(dong)場(chang)景(jing),并配置后續洗漱等場(chang)景(jing)。
但是,核心在于,現在的智能家居方案需要人類注入靈魂,先是人為設置場景方案,然后通過手機一鍵開啟,或者智能語音喚起。與其說,智能家居,不如說是控制家居。
還(huan)是以“回家開燈”場景為(wei)例(li),小(xiao)米、海爾等(deng)的方案,需要(yao)定(ding)制(zhi)和開啟(qi)等(deng)流程,而對比華為(wei),似乎更加智能和夢幻——步入家門,從玄(xuan)關到客廳,溫馨燈光次第(di)漸亮,環(huan)境(jing)智控系統預(yu)判環(huan)境(jing)溫度(du)(du)、濕度(du)(du)以及空氣質(zhi)量,自(zi)動為(wei)用戶調配至(zhi)適宜狀(zhuang)態。
對比友(you)商的(de)一鍵亮燈的(de)生硬,華為的(de)燈光似乎與(yu)用戶(hu)連接更深,真實做到了(le)“燈隨(sui)人(ren)動”。
智(zhi)能家居(ju)更智(zhi)能的背后,是華為硬(ying)件和軟(ruan)件系統上(shang)的全(quan)力出(chu)擊(ji):
從技術路徑的對比不難發現,華為的物聯網平臺技術更“底層”,其在芯片、算力等方面的實力,決定了華為在L3、乃至L4 階段更有優勢。
但是,尷尬的是,不論華為的通信多么穩定可靠、底層芯片可以支持多少設備、算法多么智能,都繞不開大家電。
那(nei)么問題來了,一方面(mian),在大(da)家(jia)電廠自己做(zuo)物聯(lian)網的現狀下,與鴻蒙系統合作的意愿及程度必然有限,類似小米那(nei)樣走(zou)走(zou)過場(chang)也(ye)說不定;另一方面(mian),華為要(yao)邁向更(geng)智能的L3/L4階段發展,離(li)不開大(da)家(jia)電龐(pang)大(da)的數據投喂。
這就陷(xian)入了一(yi)個僵局,華(hua)(hua)為需要(yao)和大家(jia)電廠合作,但(dan)是大家(jia)電廠又有(you)(you)自己(ji)的(de)想法。華(hua)(hua)為鴻蒙空(kong)有(you)(you)一(yi)把宰(zai)牛刀,卻無用武之(zhi)地(di)。
那么,智能家居場景中,小米繞不(bu)開、華為請不(bu)來的(de)大家電廠到底是何方圣神?
首先要明確的是,大家電廠在IOT場景中很重要,甚至決定了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
從產值來看(kan),冰箱(xiang)、空調(diao)、洗(xi)衣機、電視等(deng)大家電普及率廣(guang),單價(jia)高,只有(you)占據了(le)他們,才掌(zhang)握(wo)了(le)智慧家居(ju)的高地。

市(shi)場落地(di)的自然順(shun)序也應該(gai)是,智能化先(xian)向(xiang)冰(bing)箱、空調、洗衣(yi)機(ji)(ji)等剛(gang)需產品滲透,而后,隨著(zhu)市(shi)場教育愈來愈普及,逐漸帶動掃地(di)機(ji)(ji)器人、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的智能化布局。
與此同時,智能大家電完美地符合了小米生態鏈產品哲學中提到的“明天產品”概念,而且是成熟的“明天產品”,即該產品解決了廣泛的痛點需求,并且一旦體驗智能家電之后,就沒辦法再返回去使用傳統家電了。
以智能(neng)(neng)電視及智能(neng)(neng)冰(bing)箱為例:
普通冰箱在制冷(leng)實現(xian)食品(pin)保(bao)鮮功能時,需(xu)要通過(guo)數字檔位調(diao)節溫(wen)度,定頻,單循環以(yi)及(ji)用(yong)戶手(shou)動除霜,重點是存(cun)在控溫(wen)不精(jing)準、制冷(leng)不均勻等問(wen)題(ti);
智能冰箱(xiang)則通過食(shi)品(pin)定制化保(bao)鮮、智能交互幫助用(yong)戶更好管理食(shi)品(pin)。通過智能調(diao)(diao)溫(wen)(wen)控制系統,針對(dui)食(shi)材的品(pin)類和數(shu)量,自動(dong)調(diao)(diao)節不同溫(wen)(wen)區的溫(wen)(wen)度,并記錄食(shi)材的保(bao)鮮周期,及時提醒主人食(shi)用(yong)或購買(mai)。
傳統電視在沒(mei)有(you)互(hu)聯網(wang)加(jia)持之前,用(yong)戶還需要記住電視內(nei)容的播放(fang)時間;而智能電視則變身為(wei)手機大屏(ping),緊跟時代熱點,可自由(you)播放(fang)長短視頻、觀影、健身、游戲(xi)等內(nei)容,并能通過攝(she)像頭等感知(zhi)設備實現交(jiao)互(hu)功(gong)能,電視變得“更(geng)好(hao)玩”。
那么問題(ti)是,誰來決定L3/L4階段,智能家電的“智能”?
答案不大可能是小米和華為,因為在這場合作中,大家電廠才是強勢方。
這本質(zhi)上是由它們在(zai)智能(neng)(neng)家(jia)居中的(de)(de)功能(neng)(neng)定位決定的(de)(de)。
可(ke)當你(ni)買(mai)智能(neng)冰箱時,你(ni)更在乎的是什么?是美的、海爾冰箱的制冷功能(neng),還是可(ke)以讓你(ni)遠程控制的華為系統?
答(da)案(an)顯而(er)易見,購買冰箱的(de)第一(yi)訴求是(shi)制冷,美的(de)、海爾等大家(jia)廠是(shi)提供核心(xin)功(gong)能(neng)(neng)的(de)那個;而(er)智能(neng)(neng)家(jia)居系(xi)統系(xi)統提供的(de)是(shi)錦上(shang)添花的(de)功(gong)能(neng)(neng)——將更(geng)(geng)多硬件(jian)連接起來,讓他(ta)們更(geng)(geng)智能(neng)(neng)、更(geng)(geng)好用,不會因(yin)為是(shi)小米的(de)生(sheng)態(tai)就(jiu)不買,也不會因(yin)為是(shi)華(hua)為偏偏買。
換言之,智能家居首先要滿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冰箱的制冷、洗衣機的洗烘、空調的制熱制冷……這些功能掌握在大家電手中,智能家居生態再優質,用戶也不指望可以用冰箱、洗衣機刷短視頻、辦(ban)公、娛樂等(deng)。
從供給端看,大家電市場經過多年激烈淘汰賽,已經形成相當穩定的寡頭競爭格局。
前瞻產業(ye)研究院數據(ju),2020年中國(guo)智能家電行業(ye)市場(chang)份(fen)額(線上(shang)及線下),排在前三的均為美的、格力、海爾(er),其中,線上(shang)美的市場(chang)份(fen)額最大,占據(ju)36.7%,線下市占第一位則(ze)是格力電器,占比(bi)36.6%。
而海爾、美的(de)(de)等品牌,在大家電生(sheng)產(chan)研(yan)發四(si)五十年的(de)(de)技術積累(lei)、生(sheng)產(chan)經驗、品牌渠道等優勢,也(ye)不是誰可以(yi)在短時間內可以(yi)動搖的(de)(de)。
更何況,在智能家居方面,海爾、美的等家電廠已經站在了前列,也就(jiu)是說(shuo),不用(yong)靠華(hua)為、小米,人家(jia)自己也有實力做到(dao)。

IDC數據,2021年,中(zhong)國(guo)智(zhi)能家居(ju)(ju)(ju)行業市(shi)場(chang)份額中(zhong),小(xiao)米、美的、海爾位居(ju)(ju)(ju)前(qian)三,市(shi)占率分(fen)別達到16.3%、11.3%以及9.8%,可以說,在(zai)智(zhi)能家居(ju)(ju)(ju)發展初期(qi),大家電(dian)廠已經占據了先發優勢(shi)。
早在2013、2014年的時候,海爾、美的就分別布局自己的IOT平臺,并形成家電廠獨特的物聯網打法——從大家電硬件出發,逐步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
如(ru)美的美居(ju),從(cong)大家電(dian)出(chu)發,一(yi)(yi)方(fang)(fang)面,自(zi)己親自(zi)下場,研發小家電(dian),統一(yi)(yi)通過自(zi)家IOT平(ping)臺相連接,企圖實現硬件生態閉(bi)環(huan)、全屋智能(neng)產品覆蓋;另一(yi)(yi)方(fang)(fang)面,拉攏(long)外部(bu)朋友圈(quan),如(ru)先(xian)后與阿里、騰訊、百度、OPPO、vivo等企業開展(zhan)物聯網合作,將自(zi)身IOT平(ping)臺與外界平(ping)臺打通。

(美的美居(ju)全開放生態(tai) 圖(tu)源:智東(dong)西)
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向更智能階段發展過程中,華為鴻蒙所具備的前瞻性技術,大家電廠也在積極布局。
比如,去年,美的IoT事業部CTO向江旭就在采訪中表示,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是美的的核心戰略,為此,美的于2018年12月成立了上海美仁半導體公司,自研IOT芯片;籌劃推出(chu)自己的芯片(pian)模組或OS,增強底層智能連(lian)接的通用性(xing);完善(shan)云端性(xing)能和架構,以支持億級設(she)備(bei)數和千(qian)萬級用戶數使(shi)用;
又比如,2021年(nian)海(hai)爾智(zhi)家(jia)發(fa)布的(de)(de)UhomeOS 3.0,在(zai)聚(ju)焦智(zhi)能家(jia)庭場(chang)景生態的(de)(de)基礎上,搭建“智(zhi)能大腦”,通過網器、邊側家(jia)庭和云側的(de)(de)“端邊云”的(de)(de)一體化智(zhi)慧家(jia)庭操(cao)作系統(tong),能實現以用(yong)戶需求為中樞、自(zi)主思考(kao),讓用(yong)戶享(xiang)受決(jue)策智(zhi)能服務(wu)的(de)(de)智(zhi)慧,讓家(jia)居越來越智(zhi)能。
做芯片也好,搭建“智能大腦”也罷,都表明大家電廠都在向智能家居行業的底層方案滲透,其發力方向都在向目前技(ji)術更有優勢的華(hua)為靠近,積蓄力量。
總得來(lai)說,智能(neng)家(jia)居(ju)這條賽道(dao)上,家(jia)電(dian)寡頭(tou)們占據著核心硬(ying)件產品,決定了其(qi)在合作中強勢不可替(ti)代的話語權 。而在賦能(neng)的生態系統上,家(jia)電(dian)廠們也早早布局(ju),和華為、小米等大廠站在同一水平線,并向更智能(neng)的階段前進。
如果說,現在智(zhi)能(neng)家居發展到L2階段,小米還可(ke)以(yi)通過先發優勢和一(yi)眾小家電分得(de)一(yi)塊蛋糕(gao),華為的技術和生態也可(ke)以(yi)吸引部分廠商的話;
那么在往L3更加智能階段發展的過程中,家電廠也在邊走邊觀望——可以接受跟華為、小米等展開局部、小規模合作,但絕對不會容忍華為、小米將生態壟斷,畢竟,家電廠們也不想淪為生態鏈上一個沒有靈魂的硬件提供商。
強勢的(de)(de)家電廠面(mian)前,華為、小米在(zai)智能家居方面(mian)注定存在(zai)天花板(ban),但是,聰明如華為、小米,早就在(zai)汽(qi)車領域撕開了(le)一個口子,角逐另(ling)一番天地。而(er)這(zhe),又將(jiang)開啟另(ling)一段激烈(lie)的(de)(de)多方博弈(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