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擁有多座巨型水電站,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更是西電東送主力的水電大省。對于整個四川來說,水力發電占據了絕對的主力,水電裝機占到 78%,提供了超過 80%的發電量,火電僅占到了 16%,因此,即(ji)便是在煤炭充分供應(ying)的(de)情況下,如果水(shui)電跟不上,也將對整體發電量產生巨大的(de)影響(xiang)。
但自今(jin)年(nian)7月(yue)以來(lai),四(si)川地(di)區就遭遇了(le)持續(xu)高溫干(gan)旱天氣,7月(yue)水(shui)電(dian)來(lai)水(shui)偏枯(ku)4成、8月(yue)以來(lai)偏枯(ku)達5成,天然來(lai)水(shui)電(dian)量由同期約9億千(qian)(qian)瓦時下(xia)降至目前約4.5億千(qian)(qian)瓦時,且以日均2%的(de)速度持續(xu)下(xia)降,供(gong)電(dian)支撐(cheng)能力(li)的(de)大幅下(xia)跌(die)導致今(jin)年(nian)夏天的(de)電(dian)力(li)保供(gong)形勢較(jiao)往年(nian)來(lai)說(shuo)更(geng)加嚴(yan)峻(jun)。
近日,四川省和周邊地區更是不斷刷新高溫新紀錄,僅重慶一地就已有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干涸。從今天中央氣象臺的全國氣溫實況圖可以看出,四川地區依然是全國氣溫最高的地區。

來源:中央氣象臺
受到持續高溫的影響,在8月15日召開的四川電力保供調度會上,政府部門表示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5%,四川的電力供需形勢已由7月份的高峰時期電力“緊缺”,轉變為全天電力電量“雙缺”局面,可以說電力保供已經進入最嚴峻、最極端的時刻。目前,四川已啟動三級(ji)保供電調控(kong)措施,全(quan)力保障民生用(yong)電。
在這種緊急形勢之下,四川省決定下發并執行《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的緊急通知》,從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于民”。
哪怕(pa)在這種條件之下,今天下午四(si)川達(da)州電(dian)(dian)力(li)集團發布了《有(you)(you)序(xu)限(xian)電(dian)(dian)預告》,對于居民用電(dian)(dian)的(de)限(xian)制也將由16日的(de)2.5個小時延(yan)長(chang)至今天的(de)3個小時,如果遇到較大的(de)負(fu)荷缺口(kou),限(xian)電(dian)(dian)時長(chang)還將所有(you)(you)延(yan)長(chang)。
盡全力保障居民用電當然是好事,但四川的特殊之處在于,本省的五大支柱產業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和能源化工,限電將不可避免地令相關企業的生產計劃面臨調整。
除水電大省之外,四川同時還有幾個別稱,包括“綠色硅谷”、“光伏制造產業重鎮”等,從這些名稱中也(ye)可以看(kan)出(chu)這些產業之于四(si)川發展(zhan)的戰(zhan)略意義。
對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來說,其制造生產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因而近年來多晶硅的產能一直在向四川、內蒙、云南等低電價地區遷移和集中,全球多晶硅光伏領域的頭部企業中有5家落戶四川。據公(gong)開資料(liao)顯示(shi),2021年(nian),我國多晶(jing)硅產(chan)量約為(wei)50萬噸(dun)(dun),占(zhan)全球產(chan)量的(de)(de)七成以上,其中四(si)川(chuan)的(de)(de)多晶(jing)硅產(chan)量約占(zhan)全國產(chan)量的(de)(de)13%,預(yu)計(ji)未來(lai)兩年(nian),全國多晶(jing)硅產(chan)能(neng)將(jiang)有一(yi)半左右來(lai)自(zi)四(si)川(chuan)。截至2021年(nian),四(si)川(chuan)省內已建(jian)成和在建(jian)高純晶(jing)硅、拉棒(bang)切方、電池片等項目投資超1000億元。從去(qu)年(nian)以來(lai),多晶(jing)硅的(de)(de)價(jia)格從每噸(dun)(dun)約8萬元暴漲(zhang)至近期的(de)(de)30萬元,產(chan)業鏈漲(zhang)價(jia)已經令(ling)下游苦(ku)不堪言,停限電的(de)(de)消息一(yi)出,更(geng)是讓產(chan)業擔(dan)憂停減產(chan)是否會進一(yi)步推漲(zhang)價(jia)格。

對于鋰電產業來說,四川同樣云集了大量鋰鹽生產企業,據統計,目前四川具備鋰鹽產能27.42萬噸,占國內總產能的29%以及全球鋰鹽產能的20%。7月時,由于(yu)已經(jing)受到(dao)高溫的(de)影(ying)響,鋰(li)(li)鹽生(sheng)產(chan)處于(yu)低負(fu)荷運(yun)行狀態,導(dao)致環比(bi)出(chu)現1000噸以(yi)上(shang)的(de)下滑(hua),全省的(de)鋰(li)(li)鹽(碳(tan)酸鋰(li)(li)、氫氧(yang)化鋰(li)(li)等)產(chan)量達11096噸,占比(bi)下滑(hua)至國(guo)內(nei)鋰(li)(li)鹽總產(chan)量的(de)21%。
以寧(ning)德時(shi)(shi)代為例(li),在8月15日宜(yi)賓(bin)市經濟和信(xin)息化局發布《宜(yi)賓(bin)市2022年迎峰度夏工(gong)業(ye)企業(ye)讓電(dian)于民實施方(fang)案》后(hou),從當地知情人士處獲悉,寧(ning)德時(shi)(shi)代在四川(chuan)宜(yi)賓(bin)的工(gong)廠已因限電(dian)而停產,而這個工(gong)廠是(shi)寧(ning)德時(shi)(shi)代在國內布局的主要鋰電(dian)池(chi)生產基(ji)地之一。
早在2019年(nian)時,寧(ning)德時代(dai)就宣布在四川宜賓(bin)新建鋰電池(chi)工(gong)廠(chang),項目共(gong)分(fen)六期(qi)(qi)建設,投(tou)資額超過(guo)300億元(yuan)。2021年(nian)6月,寧(ning)德時代(dai)宜賓(bin)基地(di)的一期(qi)(qi)項目正式投(tou)產(chan),到年(nian)底時寧(ning)德時代(dai)就宣布將追加投(tou)資240億元(yuan),擴建宜賓(bin)鋰電池(chi)工(gong)廠(chang),新建宜賓(bin)基地(di)第七期(qi)(qi)至十期(qi)(qi)項目。
到了今年7月份,寧德時代宜賓基地第一、二、三、五、六期已建成投運,第七和第八期開工建設,產能達75GWh,相當于去年寧德時代總產能的44.01%,若以每輛新能源車搭載50 KWh(千瓦時)電量計算,75GWh的動力電池可配套150萬輛新能源車。
不(bu)過(guo),從(cong)整體(ti)來看,由于本次通(tong)(tong)知停限電(dian)的(de)(de)(de)時(shi)(shi)間較短,部分企業在通(tong)(tong)知下發(fa)前(qian)已經有(you)(you)了相應(ying)預期,降(jiang)低了運行負(fu)荷(he),對多晶(jing)硅和鋰(li)電(dian)生(sheng)產影(ying)響(xiang)的(de)(de)(de)時(shi)(shi)長預計在一(yi)周左右,所以多家企業均表示此次停限電(dian)的(de)(de)(de)影(ying)響(xiang)相對有(you)(you)限,需要等待(dai)供電(dian)正常后進(jin)(jin)一(yi)步觀察整體(ti)產能的(de)(de)(de)恢復情(qing)況再(zai)做進(jin)(jin)一(yi)步判斷。
“受傷(shang)”的不只寧德時代(dai)。
據(ju)公開數(shu)據(ju)顯示,2019年時,四(si)川(chuan)省電子信息相關產業(ye)主營業(ye)務收入突(tu)破萬億(yi)大關,達10259.9億(yi)元(yuan),成為全(quan)省第(di)一(yi)支柱產業(ye)。去(qu)年,四(si)川(chuan)電子信息產業(ye)實現營收14611.5億(yi)元(yuan),產業(ye)規(gui)模更是位居中(zhong)西部第(di)一(yi)。
不僅如此,全球約一半的筆記本電腦芯片是在(zai)四(si)川進(jin)行封(feng)裝測試(shi),50%的iPad也是在(zai)四(si)川生(sheng)(sheng)(sheng)產(chan)(chan),整(zheng)個四(si)川地(di)區的“半導體(ti)集成電(dian)(dian)路”企業,注冊資(zi)本在(zai)1000萬(wan)元以上(shang)的達(da)到401家,卓(zhuo)勝(sheng)微、長(chang)川科(ke)技、士蘭微、思科(ke)瑞、天微電(dian)(dian)子(zi)、京(jing)東方等(deng)知(zhi)名上(shang)市(shi)(shi)企業在(zai)四(si)川均(jun)有相關項目(mu)落地(di)。例(li)如,京(jing)東方就在(zai)四(si)川省(sheng)成都市(shi)(shi)及綿(mian)陽(yang)市(shi)(shi)建(jian)成了四(si)條半導體(ti)顯(xian)示生(sheng)(sheng)(sheng)產(chan)(chan)線,包括一(yi)條第4.5代(dai)TFT-LCD生(sheng)(sheng)(sheng)產(chan)(chan)線,一(yi)條第8.6代(dai)TFT-LCD生(sheng)(sheng)(sheng)產(chan)(chan)線以及兩條第6代(dai)柔性AMOLED生(sheng)(sheng)(sheng)產(chan)(chan)線;面板制造龍頭惠科(ke)也在(zai)四(si)川綿(mian)陽(yang)有第8.6代(dai)薄(bo)膜晶體(ti)管液晶顯(xian)示器件項目(mu)等(deng)。

除四川省以外,在重慶地區也聚集著大批集成電路半導體企業,其中就包括SK海力士、平偉實業、嘉凌新等封測企業,恩智浦、紫光展銳、中星微電子、偉特森、中科芯億達、雅特力科技、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芯思邁、弗瑞科技、物奇科技等芯片設計企業;華潤為電子、中科渝芯、AOS萬國半導體、紫光DRAM存儲芯片、信芯量子等半導體制造企業。
由此可以看出,川渝地區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集成電路產業高地”。雖然很多企業都表示由于事先(xian)被告知(zhi)而不是突(tu)發停電(dian),因此對其生(sheng)產的(de)影響可控且有限,但因為高溫依然在持(chi)續,一周后的(de)供電(dian)情況尚未可知(zhi),最(zui)終對于整個供應鏈的(de)影響如何還有待考察。
寫在最后
實際上,面對今年極端的(de)高(gao)溫天氣,不止四川(chuan)地(di)區的(de)工業(ye)企(qi)業(ye)受到高(gao)溫限電影響(xiang),江浙地(di)區的(de)很多企(qi)業(ye)也被高(gao)溫限電波及,產能(neng)緊缺的(de)情況進一步加劇(ju)。對于四川(chuan)本地(di)來說,全力做好(hao)蓄水保供工作,進一步優化流域水庫群的(de)聯合(he)調度,實現水資源(yuan)的(de)最(zui)高(gao)利用效率是當前最(zui)迫切(qie)的(de)工作。
而對其他地區(qu)來說,四川等(deng)地近期的(de)停限(xian)電政策也(ye)應成為(wei)一次敲響(xiang)的(de)“警鐘”,讓更多高能耗的(de)企業自發性思(si)考如(ru)何在(zai)提升(sheng)自身(shen)生產效率的(de)同時,避免受(shou)到(dao)電力方面(mian)極端狀況的(de)影響(xiang)。
當前,我國的“雙碳(tan)(tan)”目標正在持(chi)續推進,對于光(guang)伏和儲能(neng)這類低碳(tan)(tan)的“綠(lv)色能(neng)源”來(lai)說,會更低程度受到高溫(wen)限電(dian)(dian)(dian)的影響(xiang)。而且光(guang)伏發(fa)電(dian)(dian)(dian)并不依賴國家電(dian)(dian)(dian)網,可以(yi)在企(qi)業內(nei)部自(zi)發(fa)自(zi)用,因此分(fen)布式光(guang)伏、屋頂光(guang)伏等有望成為(wei)企(qi)業生產的必(bi)備(bei)。未來(lai),當這些全新的供電(dian)(dian)(dian)形式得以(yi)大規模使用以(yi)后,面對高昂的電(dian)(dian)(dian)費以(yi)及拉(la)閘限電(dian)(dian)(dian)等夏季用電(dian)(dian)(dian)痛點問題(ti),企(qi)業或許(xu)可以(yi)應對地更加從容。
參考資料:
1.寧德時(shi)代(dai)四川電(dian)池工廠(chang)因限電(dian)停產,界(jie)面(mian)新(xin)聞
2.四川電力保(bao)供(gong)形(xing)勢嚴峻:對(dui)市場影響(xiang)幾何(he)?能源大(da)省為何(he)缺(que)電?澎湃(pai)新(xin)聞
3.重(zhong)慶限電長達11天!幾十家半導體企(qi)業受沖擊,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