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加速器”在張江正式宣布啟用。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侯勁,浦東新區副區長吳強,紅杉中國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以及來自科研、產業、醫療機構的多位專家,共同見證啟用儀式。


“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加速器”是紅杉中國連續16年布局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以來所發起設立的第一個智能醫療領域的專業加速器。目前,該加速器共包括“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和“紅杉中國腦科學孵化中心”兩大平臺,分別專注于基因組學和腦科學兩大垂直細分領域。

其中,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因美納技術驅動)旨在通過“開放創新實驗平臺+孵化賦能+投資”的模式,提供全球最先進的高規格獨立實驗室和共享測序平臺等專業硬件,實驗室管理等服務將由中國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神州醫療提供。同時匹配多元定制化加速模塊、業內頂尖專家導師以及紅杉中國創業基金,全方位支持入孵企業在基因組學創新應用領域的突破與發展。

紅杉中國腦科學孵化中心則將專注在被認為是生命科學終極疆域的“腦科學”這一細分領域。孵化中心將與科研院校和臨床專家深度合作,打造國際領先的腦科學技術研究與產業孵化平臺,加速走通技術產品商業化道路,為推動腦疾病的干預診療貢獻力量。

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啟用的“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加速器”基于“半公益”理念,希望借此幫助和陪伴更多的智能醫療創新企業在中國成長,積極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進一步推動醫療健康創新產業創新生態的蓬勃發展。

因美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ancis deSouza以視頻致辭的方式為基因組學孵化器的成立表示了祝賀。他表示,作為基因測序和芯片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因美納此前已于美國舊金山灣區和英國劍橋設立了兩個基因組學加速器,相信此次啟用的基因組學孵化器將延續過去7年所取得的可喜成績,打造更多具有突破性科研技術的基因組學初創企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以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也對腦科學孵化中心表達了期待。蒲慕明院士表示:“腦科學是21世紀前沿科學里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但受限于其系統之復雜,進展還是比較緩慢。一方面我們需要在基礎研究領域加強,一方面也需要更多向實用導向、應用導向而轉化。腦科學孵化中心就在做這樣一個中間的鏈接。”毛穎院長表示:“從基礎的科學研究到臨床上疾病的診療,再到未來的腦科學進一步發展,這是一條非常好的產業鏈。相信腦科學孵化中心能夠孵化出更多在臨床有更好應用前景的產品。”

啟用儀式上,血霽生物、墨卓生物、序禎達生物科技等3家首批入孵企業代表亮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封閉培訓之后,這3家企業將正式入駐基因組學孵化器。而為更好地助力入孵企業發展,此次基因組學孵化器設置了強大的導師陣容,因美納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泛生子聯合創始人王思振、諾輝健康執行董事兼CEO朱葉青、諾禾致源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瑞強、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熊磊、世和基因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邵陽、予果生物首席執行官夏涵、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周文浩、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杜杰等擔任首批導師。

在腦科學孵化方面,紅杉中國將攜手中科微光,聯手打造腦科學疾病的數字療法技術平臺,利用中科微光深厚的光學、電子系統整合能力,開發更高效的阿爾茨海默癥的光聲治療產品。紅杉中國被投企業、國內領先的腦機接口公司——博睿康也將其微創植入閉環反饋刺激技術平臺落戶腦科學孵化中心。同時,腦科學孵化器也配備了強大的導師陣容,首批導師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復旦大學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清華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洪波,《知識分子》主編、NIH院長獎、Ray Wu獎得主魯白,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重大任務與成果轉化處處長李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