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士 文靜
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布
中國機器人,赴(fu)韓開卷!
根(gen)據金融時(shi)報(bao)最新一則信息,來(lai)自中國(guo)(guo)產的服務(wu)機器人正大(da)舉涌入韓(han)國(guo)(guo)市場,引發(fa)了(le)當(dang)地科技從業(ye)者的擔憂。
正如(ru)在(zai)中國一樣,這些機器人往來于(yu)廚(chu)房與客人餐桌之間,運送菜品,且全年無休,不會(hui)抱怨,更不會(hui)生病(bing)。而這,正是(shi)大(da)韓(han)民(min)國最看重(zhong)的兩個字,「忠!誠!」。
餐館(guan)老板對此甚是滿意,一位(wei)首爾(er)東區意大利餐館(guan)老板表示,自己(ji)再(zai)也不用擔(dan)心雇人問(wen)題。
更讓老(lao)板們欣(xin)喜的(de)是,來自(zi)中國(guo)的(de)服務(wu)機器人售價為1000萬(wan)至(zhi)3000萬(wan)韓元(約合7500至(zhi)22600美元),某些品(pin)類,甚至(zhi)可以(yi)達(da)到韓國(guo)同(tong)類產(chan)品(pin)價格的(de)五分之一,而功能與(yu)三(san)八線以(yi)南產(chan)品(pin)相差(cha)無二。
「質(zhi)優價廉」之(zhi)下,目前,韓國活躍的服(fu)務(wu)機器人中(zhong),有(you)十分之(zhi)七由中(zhong)國公司生產。
要知(zhi)道,韓國(guo)機(ji)器(qi)人并(bing)不弱(ruo),反倒(dao)是全球機(ji)器(qi)人密(mi)度最高的國(guo)家,沒有之(zhi)一,按單位人口計算,每(mei)萬(wan)人擁有機(ji)器(qi)人數量接(jie)近1000臺(tai),而先(xian)發現代化的日本為399臺(tai),中國(guo)322臺(tai),美國(guo)僅為274臺(tai)。
時下經濟(ji)環境不(bu)斷波動,中國(guo)機器人(ren)能將(jiang)市場打到韓國(guo),是(shi)一時契機還是(shi)水到渠(qu)成?這是(shi)個(ge)有意思(si)的問題。
中國機器人比韓國人還能「卷」?
中國服(fu)務機器人的競爭優勢在哪?一言以蔽之,便(bian)宜。
以開頭提及的意大利餐館為(wei)例,使用機器人送餐租金約為(wei)每月30萬(wan)韓元(yuan),約合人民(min)幣1650元(yuan),而當地用工最低(di)工資(zi)折合人民(min)幣則為(wei)11000元(yuan)。
該店所(suo)用機器(qi)人來自(zi)B-Robotics,這(zhe)是韓國(guo)最大外賣(mai)平(ping)臺(tai)Woowa Brothers 的子公司,品牌雖是本(ben)地,但機器(qi)人產(chan)地卻是中國(guo),租(zu)賃價格比當(dang)地生產(chan)便宜10-20%。
在過去,疫情期間的「非(fei)接(jie)觸」場景(jing)培養了消費(fei)者對機器(qi)人(ren)的習慣性,加之,東(dong)亞本身自(zi)帶的「不添麻煩」文(wen)化,使得當地消費(fei)者更(geng)接(jie)納(na)服務(wu)機器(qi)人(ren)。
此外,韓(han)國(guo)政(zheng)府提供了一定「助攻」。
為(wei)應對人(ren)口(kou)下跌,韓國此前就在倡導機器人(ren)勞(lao)動(dong)力發展,并推出(chu)了準許(xu)機器人(ren)準許(xu)進入公共(gong)區域、為(wei)學校烹飪食物等(deng)促進政策。
具體到服務機器人上,為了刺(ci)激該國(guo)機器人普及,相關(guan)部門會提(ti)供(gong)購買者最高70%補(bu)貼,且不限國(guo)別。
目前(qian)在(zai)首(shou)爾,有超(chao)過5000臺(tai)服務(wu)機器人(ren),這當中大半(ban)made in China。
環境刺(ci)激加價格優勢下,有相關研究(jiu)機構預(yu)測2026年韓(han)國服(fu)務(wu)機器人(ren)市場銷售額(e)將(jiang)達10億美金,這是2023年的將(jiang)近一倍,年均增長高達23%。
近些年已(yi)有不少中(zhong)國(guo)服務機器人出(chu)口韓(han)國(guo)。
比如傅盛(sheng)掌舵的(de)獵(lie)戶星空,正是前文提及(ji)B-Robotics公司的(de)合作伙伴,雙方合作的(de)機器人(ren)場景涵(han)蓋餐廳、商超、養老院、圖書館等。
從公開圖片看,B-Robotics提供(gong)的(de)送餐機器人產品,很可能正是來自獵(lie)戶星空的(de)招財豹(海外產品名(ming):Lucki),目前已經在韓國1400多家餐廳(ting)中落地。

除(chu)卻獵(lie)戶星空,在韓國(guo)有所布(bu)局的(de)公司(si),還包括上海的(de)高仙(xian)機器人(ren),據稱,該公司(si)30%業務(wu)來自(zi)海外,韓國(guo)同(tong)樣是重點關(guan)注(zhu)市場(chang)。
該(gai)公司(si)CEO程昊(hao)天曾(ceng)在媒體采訪中(zhong)提及——
“韓國(guo)(guo)(guo)、澳大利亞、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香港市場對(dui)(dui)國(guo)(guo)(guo)產服務(wu)機(ji)器人(ren)比(bi)(bi)較合適,因為這些地方(fang)相比(bi)(bi)歐美來(lai)說對(dui)(dui)認證(zheng)的(de)要(yao)求比(bi)(bi)較低,售后、維護成(cheng)本(ben)也相對(dui)(dui)低一點,而且沒(mei)有那么多的(de)競(jing)爭對(dui)(dui)手。同時,這些地方(fang)的(de)人(ren)力(li)(li)成(cheng)本(ben)又比(bi)(bi)較高。而在美國(guo)(guo)(guo)和加拿大,盡(jin)管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產品有競(jing)爭力(li)(li),但售后服務(wu)成(cheng)本(ben)也比(bi)(bi)較高。”
此外(wai),出海韓國(guo)市場的公司還包括:主打“跑腿”機(ji)器人的擎朗智能、深圳勱(mai)微機(ji)器人(Multiway Robotics)等。
看完前文(wen),你或許(xu)覺得中國(guo)機器人出口韓國(guo)氣勢洶洶,但事實上,韓國(guo)機器人也不弱。
數據(ju)顯(xian)示,韓(han)國(guo)(guo)是(shi)近年(nian)來在(zai)機(ji)器(qi)人(ren)行業(ye)進行大量投資的國(guo)(guo)家。2020年(nian),韓(han)國(guo)(guo)工業(ye)機(ji)器(qi)人(ren)密(mi)度居(ju)世(shi)界第一(yi)。
工(gong)業機器人使用數量從2000年的3.8萬(wan)臺,增(zeng)(zeng)加(jia)到2018年的30萬(wan)臺,增(zeng)(zeng)幅近(jin)7倍;銷(xiao)售量也(ye)從5000臺增(zeng)(zeng)加(jia)到3.8萬(wan)臺,增(zeng)(zeng)長(chang)6.6倍,相比(bi)之下,全(quan)球增(zeng)(zeng)長(chang)倍數分別(bie)為(wei)2.2和3.3倍。
此前,韓國政府推出“創意經濟”倡議,重(zhong)點發展機器人(ren)產業。該(gai)倡議旨在推動(dong)機器人(ren)技術在各行業的應(ying)用,以(yi)推動(dong)經濟增(zeng)長并創造新(xin)的就業機會。
據韓國機(ji)器人(ren)(ren)產業協會稱,去年(nian)韓國餐館(guan)約有(you) 5000 臺(tai)服務機(ji)器人(ren)(ren)在運(yun)行,比 2021 年(nian)增加(jia)了 67%。今(jin)年(nian)這個數字預(yu)計將增加(jia)一倍,達(da)到 10000 臺(tai)。
這樣看來韓國(guo)在機器人方(fang)面的實力不容小覷,但(dan)是抵不過中國(guo)太(tai)卷(juan)了(le)。
一個是價(jia)格方面,這點(dian)前(qian)文也(ye)有所提及,我們(men)回歸本土,補(bu)充介(jie)紹中國(guo)自身(shen)的優勢。
中國制造機(ji)器(qi)人的價格競爭力,可歸因于(yu)各地在過去十年大力培育機(ji)器(qi)人產業。深圳、東莞等地區專門生產機(ji)器(qi)人的產業集群為入駐企(qi)業提供了(le)豐厚的獎勵(li),包括10%的設施投(tou)資返還和最(zui)高(gao)可達銷售額15%的補貼。
韓國政(zheng)府也提(ti)供補貼,前面(mian)提(ti)及可達70%,但主(zhu)要受益者是買家,而不是機(ji)器(qi)人廠商,因為該國政(zheng)策旨(zhi)在通過加速機(ji)器(qi)人在各行業(ye)的更廣泛采用(yong)來擴大市(shi)場本身。
但與美國(guo)不同的(de)是(shi),韓國(guo)不對進口的(de)中國(guo)機器(qi)(qi)人征收(shou)關稅。這為餐(can)館老(lao)板們提供了購買或(huo)租賃(lin)中國(guo)服務機器(qi)(qi)人的(de)機會。
另一個方面是(shi)目前服務機器人(ren)賽道,中(zhong)國仍然(ran)走在(zai)前列。技術功能可充分滿足市(shi)場需求,依托制造(zao)成本(ben)優勢(shi),自然(ran)強勢(shi)。韓國機器人(ren)行(xing)業協會的一位(wei)高管(guan)曾表示:“在(zai)技術方面。中(zhong)國人(ren)并不(bu)落后于(yu)我(wo)們(men),但他們(men)比我(wo)們(men)更(geng)(geng)早(zao)將服務機器人(ren)商業化,而且成本(ben)更(geng)(geng)具(ju)競爭力。”
從宏觀上看,市場(chang)(chang)對服務機(ji)器人(ren)需求(qiu)(qiu)只增(zeng)不減(jian),中韓(han)均(jun)面臨勞動(dong)力(li)下降問題,此番服務機(ji)器人(ren)出海(hai),一(yi)方面滿足市場(chang)(chang)需求(qiu)(qiu),亦可視為需求(qiu)(qiu)不足之(zhi)下,國產高端制造業(ye)(ye)及機(ji)器人(ren)產業(ye)(ye)突圍的必經之(zhi)路。
但(dan)是(shi),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機器人毫無隱(yin)憂。
中國機器人產業仍有進步空間
首先,產品單一化(hua)仍是目前需要解決(jue)的(de)問題,價(jia)格優勢背后,是極其(qi)激烈的(de)廝(si)殺(sha)競爭。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guo)機器人公(gong)司(si)普(pu)渡科技(ji)大規模(mo)裁員。
根據公開(kai)宣(xuan)傳資(zi)料(liao),普(pu)(pu)渡(du)科技2022年Q1營收1.5億元,同(tong)比增282%;海(hai)外銷售收入同(tong)比增長高(gao)(gao)達763%,這意味(wei)著普(pu)(pu)渡(du)科技海(hai)外市場(chang)占率越來(lai)越高(gao)(gao)。
然而好景(jing)不(bu)(bu)長(chang),很快曝出公司(si)裁員(yuan)的消息。一(yi)篇雷峰網的內容稱(cheng),普渡(du)現(xian)金流出現(xian)問題,加之外部(bu)經濟環境(jing)差,內外交(jiao)困(kun)之下,普渡(du)不(bu)(bu)得(de)不(bu)(bu)瘦身。關于國內服(fu)務機(ji)器人的競爭狀(zhuang)況,一(yi)位受訪者對雷峰網稱(cheng)——
「在海外部(bu)分市場,高仙將原(yuan)來(lai)終端(duan)售(shou)價(jia)(jia)為1萬多美(mei)元的價(jia)(jia)格,降至接近6000美(mei)元,如果(guo)除去(qu)服務(wu)、質保,整體(ti)利潤空間(jian)很(hen)小(xiao),為的就(jiu)是阻(zu)擊普渡(du)。但從長(chang)期來(lai)看(kan),由于(yu)海外主要依賴于(yu)代(dai)理,代(dai)理商的利潤空間(jian)很(hen)少,并(bing)不(bu)利于(yu)其業務(wu)的整體(ti)擴張。」
專門(men)研究機器人的(de)媒體RobotReport援引普(pu)渡科(ke)技一(yi)名(ming)員工(gong)的(de)話報(bao)道稱,“中國機器人市(shi)場已經完全飽和”,“唯一(yi)獲勝的(de)方(fang)法就是價(jia)格”。
反(fan)觀韓國,仍有(you)值得借鑒的地方。
在機(ji)器人自動(dong)化方(fang)面(mian),韓國仍高于中(zhong)國。尤其在電氣/電子行業(ye)(ye)和汽車行業(ye)(ye),大量(liang)自動(dong)化的機(ji)器人被應用在高端產業(ye)(ye)之中(zhong)。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工智能的(de)快速發展,韓(han)國焊接(jie)機(ji)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正逐(zhu)漸成為(wei)工業(ye)領域升級和經濟增長的(de)重(zhong)要推動力。
但是我(wo)們還是有更多機會——
目前國(guo)內機(ji)器人(ren)賽道正(zheng)處于爆發期,不少投資人(ren)對其之看(kan)重,甚(shen)至超過(guo)AIGC。
前段時(shi)間,前華為(wei)天(tian)才少年稚暉君為(wei)機器(qi)人屆帶(dai)來了他的作品首秀,大模型(xing)AI機器(qi)人“遠征 A1”,近兩天(tian),稚暉君又曝出獲得比(bi)(bi)亞迪投(tou)資的消息,押注(zhu)金額(e)為(wei)191.497萬元人民幣,持(chi)股(gu)比(bi)(bi)例接近3.76%。
有相(xiang)關知情(qing)者稱,彭(peng)志輝的機(ji)器人項目將從清潔(jie)商用場景切入,24年清潔(jie)產(chan)品出貨上千,對外(wai)公布的Mile Stone是(shi)26年盈虧平衡。
而這,還只是(shi)機器人(ren)熱(re)潮(chao)中(zhong)的冰山一角。
前段時(shi)間,機器人概念(nian)股(gu)的(de)集體活(huo)躍,長青科(ke)技(ji)五(wu)連板(ban),新時(shi)達二連板(ban),通力科(ke)技(ji)、中馬傳動(dong)、中大力德(de)、南方精工等集體高開。與此(ci)同時(shi),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zai)北京舉辦,更是吸引一波(bo)線下觀展(zhan)浪潮。緊接著(zhu)北京發布《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ye)創新發展(zhan)的(de)若干(gan)措施》,從(cong)資金層面落地具體措施支持機器人產業(ye)發展(zhan)。
8月(yue)25日,機器人(ren)公司優(you)必(bi)(bi)選科(ke)技(ji)IPO公司通過。當前(qian),優(you)必(bi)(bi)選科(ke)技(ji)已完成港股上市聆(ling)訊的前(qian)置要(yao)求,坊間紛紛將其視作——中(zhong)國(guo)人(ren)形(xing)機器人(ren)第(di)一股。
技術(shu)方面,今年大(da)模型浪潮之下,具身AI也在迅速發展。
今年春(chun)天谷歌發(fa)布了PaLM-E,參(can)數量高達5620億,相比下,國內大部(bu)分大模(mo)型參(can)數量不(bu)及其十分之一。且(qie)該模(mo)型屬于多模(mo)態(tai)視覺語言模(mo)型,發(fa)布即(ji)應用在機器(qi)人(ren)(ren)(ren)上,無需訓(xun)練(lian),機器(qi)人(ren)(ren)(ren)就展現出(chu)驚(jing)人(ren)(ren)(ren)的理解及泛化能力(li)。舉(ju)例來說,讓它(ta)去幫忙找(zhao)一包薯片,帶PaLM-E的機器(qi)人(ren)(ren)(ren)立(li)馬能理解,并拆解任務(wu)在房間內開啟尋找(zhao)。
6月,谷歌旗下的DeepMind還展(zhan)示了全球首個用于通(tong)用機器人(ren)的AI智(zhi)能體(ti)RoboCat:僅需100次訓練便能完(wan)成(cheng)任務(wu),還能自我改進提升。
AI科學家李飛飛也在(zai)今年發布了(le)「具身智(zhi)能」最新成(cheng)果(guo):VoxPoser,同(tong)谷歌成(cheng)果(guo)類(lei)似,該團隊將大(da)(da)模(mo)型(xing)接入機(ji)器(qi)人,把復雜指(zhi)令(ling)轉化成(cheng)具體行動計劃,人類(lei)可以(yi)很隨意地用自然語(yu)言給機(ji)器(qi)人下達(da)指(zhi)令(ling)。更重要(yao)的是,通過將LLM(大(da)(da)語(yu)言模(mo)型(xing))+VLM(視(shi)覺(jue)語(yu)言模(mo)型(xing))結合(he)在(zai)一(yi)起,機(ji)器(qi)人與環境(jing)進行交互(hu)的能力進一(yi)步提升,無需額(e)外數據(ju)和訓練便可完(wan)成(cheng)任務(wu)。
可以看(kan)見,機器人熱潮已(yi)經興起。
所以,為什么不下這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