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在芯片市場一直是佼佼者,國產手機廠商都通過高通采購芯片處理器。高通也在國內維持了二十多年的合作狀態,本以為某個芯片設計企業被規則限制后,高通能一帆風順,可沒想到另一大芯片黑馬誕生。
高通擔心因芯片規則變化導致海外對手崛起,而現在來看高通擔心成現實了。國產芯片黑馬月賺近百億元,4nm制程芯片也即將出貨。這家芯片黑馬為何能逆襲崛起呢?能否保持增長趨勢?

高通的驍龍8Gen 1芯片已經被多家手機廠商搭載上市了,性能體驗如何暫且不說,畢竟是4nm制程的芯片,表現應該是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雖然高通4nm芯片率先上市,但還無法做到高枕無憂,因為聯發科的4nm芯片天璣9000也在趕來的路上。
論4nm芯片發布時間,聯發科是領先高通的,而上市時間延后讓聯發科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貨品,并進一步調整芯片性能,與終端手機產品進行磨合。

高通估計也沒有料到,在高端手機市場上會迎來這么一位強勁的對手。華為海思遇上了芯片規則,造成華為需要向高通采購4G處理器芯片。
按照預想,高通會因此勢如破竹,可是情況出乎意料。高通早早便擔心芯片規則會讓海外競爭對手崛起,自己也將失去8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似乎正如高通所料,他的擔心成為了現實,聯發科這一芯片巨頭成功逆襲。
市場數據顯示,聯發科在過去一年中連續數個季度保持全球第一大芯片供應商,市場份額均超越了高通。除此之外,聯發科2021年營收突破1127 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53.2%,為歷史最高紀錄。

就在2月11日,聯發科正式公布了1月份的營收數據,合并營收達99.1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1%。
回望聯發科過去的成績,幾乎每個季度,每個月份的財報都在呈現增長趨勢,而且增長幅度非常大。1月份賺取近百億營收,關鍵在于聯發科的4nm芯片天璣9000也將出貨,供應給OPPO,Redmi等手機廠商。
等天璣9000正式搭載終端上市,且銷售火爆的話,聯發科的4nm出貨量和銷售額必將水漲船高。

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上可供選擇的4nm芯片目前就只有兩款,高通的驍龍8gen 1和聯發科天璣9000。雖說二者的芯片跑分都突破了百萬,可論性價比,明顯是聯發科更占優勢。
聯發科突飛猛進的逆襲讓人感到好奇,為什么之前平平無奇,不受重視的聯發科,能逆襲崛起呢?
關于這一點,聯發科自身的努力肯定是一個因素,若聯發科沒有取得相應的芯片研發突破,又怎會受到國產廠商們的重視,進而給聯發科合作訂單呢。

另外市場規則的變化讓國產廠商意識到雞蛋不該放在一個籃子里,多一個芯片廠商合作,就多一分保障。高通芯片確實不錯,品質和口碑都有熱烈反響,而聯發科也不差。在二者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選擇聯發科合作其實并不算意外。
聯發科逆襲成功已成定局,多次拿下全球第一的芯片出貨量廠商。除了在高端芯片市場影響力不及高通之外,聯發科優勢顯著。

而現在聯發科又將持續帶來5nm,4nm制程工藝芯片,會逐步隨著手機廠商的新機發布計劃而推廣上市。這樣的聯發科,能否保持增長趨勢呢?很顯然,可以。
聯發科去年在中國市場出貨了1.1億顆芯片,超越高通的1.06億顆。在高端手機市場或許看不到聯發科芯片,可在更大需求量的中低端市場,聯發科的天璣芯片遍布各個角落。

中低端已經占據優勢和話語權,隨著聯發科全面進軍高端,加大旗艦級芯片出貨量,以更具性價比優勢的天璣芯片,很容易獲得手機廠商的青睞。
再一個就是高通找三星生產芯片,可是三星的高端芯片產能遠不如臺積電。缺芯狀態下,高通交期被大大延長,聯發科卻能獲得臺積電大量芯片產能的支持。所以聯發科保持增長趨勢是可以的。
高通怕是要失算了,就算拿到華為芯片供貨訂單,可是4G芯片的需求量始終沒有5G來得大。僅憑這些需求該如何讓高通破冰,重回巔峰,估計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總結
聯發科在市場上從陌生到熟悉,從配角到主角,在世界舞臺上已經留下一席之地。可是聯發科的高端之路才剛剛開始,4nm芯片未必是終點。我們期待聯發科能創下更多的奇跡,傳來更多的好消息,繼續為市場帶來出色的芯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