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江西進入了晚稻栽插的繁忙期。當地依托“物聯網+大數(shu)據”等數(shu)字(zi)農業(ye)技術助力晚稻栽插,讓(rang)種地更(geng)(geng)智(zhi)慧、更(geng)(geng)高效。
在江西省余干縣,隨著80多萬畝的早稻收割完畢,農民們正在進行晚稻栽插工作。與往年不同,今年,農戶們對新購置的農機進行物聯網終端的安裝。有了定位、傳輸、記錄功能的裝備可以完全代替農機手,只需要設定好參數,無人駕駛播種機就能進(jin)行(xing)標(biao)準化作業(ye),誤差不超過兩厘(li)米。
物聯網(wang)不僅僅運用在(zai)農(nong)機上(shang),在(zai)余干縣三平村(cun),3000多畝的(de)高標(biao)準農(nong)田完成(cheng)了數(shu)字(zi)化管理(li)建(jian)設。分布在(zai)各個(ge)田塊的(de)100多個(ge)監測設備(bei)實時將蟲情(qing)、苗情(qing)等(deng)動態信(xin)息傳回(hui)指揮調度系(xi)統,利于農(nong)戶精(jing)準作(zuo)業(ye),大大提高田間管理(li)效率。
今年,江西省投(tou)資2億元持續(xu)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新(xin)建農業(ye)物聯網示(shi)范基地100個,精準提(ti)升農業(ye)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