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電動兩輪車企業布局物聯網相(xiang)關(guan)(guan)內容 (來(lai)源(yuan):物聯(lian)傳媒(mei)據相(xiang)關(guan)(guan)財報(bao)整理)
以上是筆者從各家電動兩輪車企業的2021年報所摘錄信息。不難看出,近年來,開展智能化并布局物聯網已是該行業的一大趨勢,同時對智能硬件、系統等的研發已成為重點。
不過(guo)時至今日,隨著各家(jia)(jia)2022Q3的財報(bao)發布(bu),筆者卻發現(xian)在同(tong)樣的布(bu)局方向下,各家(jia)(jia)竟悲喜不一(yi)。
2022Q3電動兩輪車企業情(qing)況 (數據(ju)來源:物聯傳媒據(ju)相(xiang)關財報整理)
作為典型的IoT場景,電動兩輪車市場自《新國標》頒布以來,從存量替代到新增需求無不透露著一片生機。但把智能當作核心競爭力的各大企業,為何市場還未蕭條,發展卻有兩極分化之勢?
市場從火爆走向冷靜
產(chan)品靠智能驅動未來?
今年(nian)(nian)是《新國標》頒布的第三年(nian)(nian),因為對電動兩輪車進(jin)行重新分類,所以為各電動兩輪車企業(ye)提供(gong)了巨額存量替換(huan)市場,過去兩年(nian)(nian)各家也如沐春風,紛紛拿出耀眼的業(ye)績。
不過在三年的市場洗禮后,市場占有率逐漸清晰,龍頭企業開始浮出水面。
2021年電動兩輪車市場占有率 (數據來(lai)源(yuan):中國自行車協會)
眾(zhong)所周知,在市(shi)場一片向(xiang)好時,產(chan)品大賣是正(zheng)常現象(xiang),但在市(shi)場趨于冷靜后,才是真正(zheng)考(kao)驗企業的時刻。
自2021年開始,各企業就已在尋找替換狂潮后的發展道路,而智能化則被看作最具潛力的方向。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僅21.0%的車主在購車時關注智能化功能,2022年這一比例增至49.4%,表明智(zhi)能化功能日益成為購買者的考慮因素。
但從智能產品發展的近十年來看,以智能化做賣點的爆款時代已過去,如今更強調的是場景化智能。正因如此,各家盯上的智能化,不再是指研發單品的功能,而是用IoT的連接理念來創造更多價值。
通過翻閱各(ge)家財報的(de)(de)信息,筆者發現各(ge)家對(dui)(dui)智能的(de)(de)研發投入正(zheng)不斷增多,布局方式也各(ge)有千秋。那么,對(dui)(dui)于各(ge)家業(ye)績上的(de)(de)差(cha)異,是(shi)否與(yu)其研發投入有關?
這一年半
各家都如何布局(ju)智能化?
從(cong)研(yan)發(fa)投(tou)入(ru)上(shang)來看,每家企(qi)業的研(yan)發(fa)費用均在(zai)逐年增加。
2021-2022H1各電動兩輪車企業研發費(fei)用變動情(qing)況 (數(shu)據來(lai)源:物(wu)聯傳(chuan)媒(mei)據相關財報整理)
同時研發費用與營收、凈利潤均呈正相關(此處取距離今天最近且最完整的2022H1數據)。
2022H1各電動兩(liang)輪車(che)企業(ye)營收、凈利(li)潤、研發(fa)費用(yong)情況 (數據來(lai)源:物聯傳媒據相(xiang)關財(cai)報整(zheng)理)
2022H1研發費用與營(ying)收(shou)、凈利潤相(xiang)(xiang)關性分析 (數據來源:物聯傳媒據相(xiang)(xiang)關財報整(zheng)理)
但通過對比(bi)會(hui)發現(xian),各(ge)家的(de)投(tou)入產(chan)出比(bi)有所不同,尤其九(jiu)號、小牛(niu)明顯更低(di)。另一方(fang)面,新日的(de)研發投(tou)入僅(jin)為小牛(niu)的(de)一半(ban),卻(que)在(zai)營收(shou)和凈(jing)利潤(run)上均約為小牛(niu)的(de)5倍。
不禁讓人好奇,這是否與(yu)研發(fa)的技術或項目(mu)有關(guan)?
據了解,目前電動兩輪車行業技術發展主要有兩個路徑,一是行業固有技術體系(包括材料、工藝以及結構)的創新與改進,包括電池等核心硬件的性能提升、新環保材料及新工藝的應用、車身結構改善等。二是跨(kua)行業的(de)技(ji)術應用,網聯化及智能化技術應用是目前重要的跨行業技術應用研發領域。
根據(ju)財報(bao)信息,各(ge)家在(zai)2021年(nian)到(dao)2022年(nian)上半年(nian)間,在(zai)與IoT、智能化相(xiang)關(guan)的研(yan)發有以下相(xiang)關(guan)項目與技(ji)術:
2021-2022H1各電動兩輪車企業研發技術(shu)與項(xiang)目 (數據(ju)(ju)來源(yuan):物聯傳媒(mei)據(ju)(ju)相關財(cai)報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每家企業對IoT理念的應用均已提上日程,尤其在智能車聯網、智慧騎行系統、智能感知、云技術等方面。不難判斷,電動兩輪車未來也會是物聯網的重要節點之一。
但回到業績的差異問題,通過上表可以看到各家在智能化上的進展。也不難看出,相比其他企業,小牛并非自主研發,而是通過采購+組裝的模式制造產品,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小牛的研發費用上漲原因為:向外采購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價格上漲。
雖然小牛業績糟糕的原因找到了,但新日的異軍突起卻無法用同樣的理由解釋。不過筆者在財報中發現,新日良好的業績,并非其努力地“卷”在研發里,而是謀得了另一條出路——高(gao)端化(hua)。
研發和營銷齊發力
高端化(hua)賽道開“卷”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產業秩序的重構以及消費需求的變遷,高端化既是電動兩輪車行業的必然選擇,也是品牌企業的必由之路。行業高端化的趨勢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產品的功能升級與拓展,二是品牌的重新定位與延伸,三是全面的高端化轉型。其中,全(quan)面的高(gao)端化轉型主要是指在網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趨勢下,對于現有行業模式的創新、演化與升級。
換句話說,產品能不能賣得好,一是拼實力,二是靠品牌,放(fang)在今天主(zhu)題下便是:一拼智能化,二拼營銷宣(xuan)傳。
并且在消費級產品中,高端是賺錢(qian)的王道。
新日在2021的(de)財報中(zhong)便透露了其布(bu)局高端(duan)產品的(de)成果(guo)。
2021年新(xin)日主營業務(wu)分產品(pin)情況 (來源:新(xin)日2021年報(bao))
這些成果則來(lai)自于新日(ri)對于自身品(pin)牌的不(bu)斷推(tui)廣。
據財報信息,在品牌合作方面,新日已成為“中國足球協會女子足球超級聯賽官方合作伙伴”;在品牌傳播方面,圍繞用戶年輕化,策劃并傳播汽車級鋰電池保5年用10年核心訴求;在媒體運作方面,將實施新媒體運營,并持續增加新媒體投入。同時,新日舉辦了冬奧主題營銷+采取事件話題營銷、圈層內容創意、數字媒體+傳統媒體投放等手段,擴大粉絲人群數量并保持粉絲人群活躍度,鞏固了品牌差異化優勢。
從業(ye)績上(shang)看,以(yi)此方式做品牌營銷的策略相當成功。
如(ru)今,雅迪同(tong)樣采(cai)取塑(su)造品(pin)牌知名度策(ce)略,在(zai)卡塔爾世界(jie)杯上打出(chu)“為世界(jie)杯冠(guan)能”的(de)標(biao)語,只(zhi)是(shi)比起新(xin)日,雅迪此舉的(de)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九號的營銷模式也為其帶來了良好的銷量,2022年前三個季度在國內市場,九號的銷量為63.67萬輛,反超了小牛的59.25萬輛。據了解,九號主要做聯名營銷,推出LINEFRIENDS、李寧、小鵬、奧迪、變形金剛等熱門IP聯名產品,還與和蘭博基尼、瑪莎拉蒂、淘寶造物節、LineFriends、OPPO等品牌進行合作。
智能化靠研發投入,高端化靠營銷宣傳,各代表研發費用、銷售費用。通過財報信息筆者發現,各家研發費用在增加的同時,銷售費用也在增加。在2022年上半年,愛瑪銷售費用增加13.34%至2.74億元,九號增加28.60%至3.16億元,小牛則在2022年連續三個季度不斷上漲,從0.7億元到0.93億元再到1.7億元。
眾所周知,在2021年小牛業績亮眼,但也被網友發現其營(ying)銷費用兩倍于研發。而加碼營銷后今年的業績卻持續下滑,如今到2022年第三季度,小牛的營銷費用(1.7億元)已是研發費用(0.5億元)的3倍,可銷量上,今年第三季度小牛在國內售出26.32萬輛兩輪電動車,同比下降32.9%。
由此可以看出,重營銷輕研發的小牛成了反面例子。而綜上所述也能得出一個結論,高端化需要研發和營銷齊發力。同樣也能發現,高端化賽道已卷成了“麻花”。
結語
從智能化(hua)(hua)到網(wang)(wang)聯化(hua)(hua)再到高端化(hua)(hua),是(shi)當今(jin)一款C端產品的(de)(de)必經之路,但(dan)從電動兩輪車市場里不難發現,智能化(hua)(hua)、網(wang)(wang)聯化(hua)(hua)需(xu)要(yao)大量(liang)的(de)(de)研(yan)發投入(ru),而高端化(hua)(hua)則更依賴營(ying)銷(xiao)。不過研(yan)發其實是(shi)營(ying)銷(xiao)的(de)(de)基礎,若(ruo)產品不夠(gou)扎實,再厲害的(de)(de)營(ying)銷(xiao)手段也(ye)是(shi)枉然。
在物聯(lian)網(wang)不斷(duan)走向人們生活的(de)今(jin)天,大(da)量的(de)產品也(ye)在為(wei)實現(xian)網(wang)聯(lian)化不斷(duan)“內卷(juan)”,本(ben)來(lai)以布局高端逃離“物聯(lian)網(wang)戰爭(zheng)”的(de)路線,如今(jin)也(ye)“卷(juan)”了起來(lai)。只是作為(wei)國民(min)級(ji)應用(yong)的(de)電(dian)動兩輪車,真的(de)有必(bi)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