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鋼鐵俠》里萬物智能互聯的科幻片段讓我們向往。

進入5G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帶動手勢識別等人工智能交互方式發展,物聯網的數字中樞也從手機端慢慢遷移到云端,給整個物聯網產業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IDC數據,2019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約6860億美元,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420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1.14萬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10.7%。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252億部物聯網設備,復合增長率約15.7%。

在此風口下,越來越多的公司抓住機會,率先起航,升級到新的物聯網。物聯網不再是未來的技術,而是逐漸成為當今數據驅動型經濟的基礎和支柱。
以小米、華為、阿里等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爭做物聯網操作系統,看似平靜的物聯網江湖,背后早已暗流涌動。
縱觀物聯網產業格局,小米投資孵化智能家居細分領域的企業,統一的品牌、供應鏈,形成一體化的物聯網生態體系。阿里擁有絕對的渠道與云平臺基礎優勢,而華為的鴻蒙系統,已經展開了應用場景的龐大布局。各家IoT平臺都有自己最拿手的特點,盡可能讓自己在接下來的物聯網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感知層來說,需要有做出智能感知終端的廠家,有自己生產硬件的能力,做的好的當屬國內的漢威科技。以氣體傳感器起家的漢威科技,近年來在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上也加大了研發投入,已經成為了國內領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引領者,從工業到市政再到居民家中,各個應用場景中,都能看到漢威科技的身影,未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提升和普及,還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里的科幻橋段正在成為現實。

以我們接觸最多的智慧家居為例,漢威科技用智慧來驅動居民的社區生活,并且已經成為了發展趨勢,未到家就可以對家庭場景設備進行控制,炎熱的夏天提前開啟空調;進入小區刷臉,不用擔心忘帶門禁卡方便又安全,這些已經成為智慧化生活的標配技術。

未來,進入小區后可去無人店選購日用品,收取快遞等自助服務;還可以自助借閱圖書、預約健身等服務,繳納物業費、停車費、報修等便民服務,諸如此類便捷的智慧化應用,將越來越貼心、越來越智能。

此外,智能家居和智慧小區的理念越來越成熟,可以智能化得守護家的安全,當住戶家中煙霧探測器、門磁探測器等發現報警后會自動業主及物業;當智能攝像頭抓拍到異常事件、異常行為及異常人員會自動報警通知物管,守護小區及家的安全。

在國家政策的加持下,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屬于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隨著5G通信的落地應用,物聯網領域會釋放出大量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