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深圳深鐵皇冠假日酒店,《2025中國AIoT產業年會暨萬物智聯2.0前瞻洞察大典》如期舉行,本次大會以“問鼎星辰 智能涌現”為主題,旨在共同探討和推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AIoT)的深度融合與發展,見證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每一個”智能涌現”的璀璨瞬間。
以通信網聯、AI加速為專題的分論壇當中,各AIoT明星企業及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AIoT技術的最新進展、落地實踐及未來趨勢,為大家呈現出一場融合理論與實踐的產業盛宴。
以下為年會分論壇的演講精華內容節選:

量訊物聯副總經理施亮分享了中國物聯網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提升全球連接能力,并詳細介紹了量訊物聯如何助力企業出海。施總指出,中國物聯網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時通常面臨五大挑戰:支付問題、安全合規、通信網絡、多運營商管理以及售后服務。量訊物聯(UPIoT)憑借自研的IoT業務管理平臺,包括連接管理平臺、設備管理平臺和支付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物聯網連接一站式解決方案,有效幫助企業應對出海挑戰。結合量訊四大產品線(Linkbasic、Linkpro、Linkglobal和Hivelink),為136個細分行業的企業提供數字化升級支持,推動企業項目在全球市場的拓展與落地。
展望未來,施總表示,隨著全球物聯網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量訊物聯將不斷創新和升級技術平臺,提升全球服務能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讓連接更簡單、更安全。

在AI和大模型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它們如何助力IoT行業的迅猛發展?騰訊云深圳區域客戶總監孟凡圣分享了騰訊在AI和IoT領域的布局與能力,以及這些技術如何為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孟總詳細介紹了騰訊在IoT行業的布局,覆蓋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電,再到攝像頭、智能家居和門鎖,智能穿戴設備等全行業,并已服務了眾多客戶,并提供了從產品設計到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內部協同辦公的全業務鏈解決方案。騰訊IoT平臺與其他平臺的主要區別在于,它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原生的,易于用戶下載和使用,且運維成本較低。
騰訊利用RTC能力、混元大模型和語音合成能力,為客戶創建出可以媲美GPT-4的實時交互場景。這些能力在智能家居、早教、陪伴機器人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孟總表示,AI的浪潮來得非常迅猛,騰訊提供的是基礎的大模型,但如何滿足客戶需求,還需要與行業共創,圍繞應用場景為客戶服務。

LoRa中國創新聯盟秘書長、物聯網資深專家甘泉重點介紹了5G-A無源物聯技術。5G-A技術是基于最新的3GPP標準,這項技術可能對許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但它的潛力和影響力不容忽視。
無源1.0階段:即傳統RFID技術階段,單點式架構。如沃爾瑪、優衣庫等零售商都在使用的電子標簽,通過手持機/讀寫器來讀取電子標簽。它們遵循ISO 18000-6C標準協議,已有20多年的歷史,也是EPC Global C1G2協議。
無源2.0階段:華為、先施、移動等公司牽頭,將5G技術與RFID技術結合,開發了基于18000-6C底層協議和5G基站技術的分布式RFID技術。
5G-A蜂窩技術階段:相比傳統無源物聯,具備5大優勢。
標準協議:全球統一、技術自主
頻譜功率:授權頻段安全、功率大
關鍵技術:覆蓋遠、抗干擾
組網場景:連續組網、全自動化
標簽類型:3類標簽、更多場景

深圳宏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鄒高俊表示,RedCap技術補齊了5G中高速大連接能力,精準切入5G行業痛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電力配網自動化、智能電表遠程抄表、5G全連接工廠等。
在電力配網自動化場景,通過RedCap數據傳輸單元與調度中心通信,實現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感知,將故障處理及恢復時間縮短至毫秒級。
在智能制造場景,結合宏電工業智能網關解決AGV跨區移動丟包導致業務流程頻繁中斷、Wi-Fi穩定性和吞吐量受并發量影響明顯等痛點問題,業務時延可達18ms@99.999%。
鄒總表示,5G RedCap前景璀璨,將在工業互聯網、智慧電力得到全面應用。然而,RedCap網絡普及性和技術兼容性問題仍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移遠通信產品總監王鵬分享了移遠通信在AIoT領域的進展。移遠通信在AIoT領域提供融合解決方案,包括算法、邊緣計算模組、定制PCBA等。這些解決方案覆蓋圖像識別、目標檢測、語義分割等多個領域,滿足跨平臺、多能力融合的客戶需求。
對于AIoT賦能千行百業場景落地方面,移遠通信的相關產品和技術已在支付、手持、機器人、車載后裝、視覺識別等多個行業實現落地。
支付行業:移遠通信的算法加持助力實現碰一碰支付,同時在人臉識別方面,提高了識別的精準度和正確率。
手持設備:移遠通信的消噪和回音抑制算法,提高了對講機在嘈雜環境中的語音識別能力。
機器人領域:移遠通信的算法、路徑規劃、高精度導航等技術,為酒店服務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車載后裝:移遠通信的算法技術可助力實現大屏娛樂導航和語音識別等功能。
視覺識別:在社區安全管理方面,移遠通信通過智能模組能有效幫助識別并阻止電瓶車進入電梯,預防火災隱患。
今年8月,移遠通信還推出了專注于工業智能領域的全新品牌“寶維塔”,旨在將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機器視覺、深度學習、軟件算法平臺等前沿技術,應用到缺陷檢測、AGV機器人自動上下料、成品自動化測試線體等多個工業場景中,推動工業生產的智能化升級。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智慧園區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中移物聯高級專家胡興達有幸為我們分享了中國移動OnePark在AI領域的經驗與探索。
OnePark作為中國移動旗下專注于智慧園區業務的品牌,通過跨場景聯動、跨數據融合、跨網絡連接、跨硬件管理四大核心要素實現從傳統園區向智慧園區的跨越。胡總介紹到,園區智慧化升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正處于從“數字化”到“AI智慧”的重要升級階段。中國移動OnePark通過推出AI三件套,實現產品到業務的全面升級,包括百款園區AI場景算法:“智用”;三大園區行業模型:“智模”;多形態園區機器人:“智體”。其中園區產業服務大模型率先發布,通過AI輔助建鏈、補鏈、強鏈,助企、扶企、服企,重點解決園區發展“產業定位不清晰、找企招企不精準、企業服務不到位、業務監管不扎實”等難題,助力園區建設本地特色產業、培育本地優質企業。
目前,已成功應用于貴州**千億級磷化工產業園區、福建**衛浴產業園區、廣東**產業園區、深圳**大廈智慧樓宇等項目。作為智慧園區的先行者,OnePark正以AI技術為驅動,推動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在智能化建筑的大趨勢下,達實物聯自主研發的AIoT智能物聯網管控平臺,以其獨特的架構和功能,為建筑智能化帶來了新的變革。達實物聯AIoT平臺推廣經理雍小鵬介紹了AIoT平臺的發展歷程和架構,今年年初達實正式發布AIoT智能物聯網管控平臺V6版本,平臺采用1+4+N架構,它通過接口、數據、應用三層分離的架構設計,把建筑空間里面的人、空間、設施設備全部鏈接在統一的管控平臺上,從可視、可管、可控的維度幫助用戶建立智能化平臺,構建智慧運營能力。
現階段,物聯網平臺面臨接入難、效率低、成本高三大挑戰。而達實AIoT平臺具備從設備到平臺的全棧接入能力,擁有從全局到節點的精準運算能力,從數據到應用的低代碼開發能力。它的安全性也很高,擁有3級等保認證,可以實現從終端到體系的全方位防護。達實AIoT智能物聯網管控平臺已在金蝶云大廈和廣發證券銀行等項目中得到應用,實現了顯著的節能效果和業務流程優化。

作為全球領先的制造企業,富士康正通過技術創新和合作賦能,推動AI智能硬件產業的發展。富士康科技集團市場總監董飛介紹了AI硬件產品的制造工藝,包括結構件的沖壓、成型、表面處理等關鍵步驟。
董總強調富士康不僅服務于全球頂級品牌客戶,也支持有創新力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提供制造技術支持。富士康內部建立了一個機制,可以無縫切換少量生產和大量制造,使得從小批量到大批量的過渡對客戶來說是無感的。這種靈活性使得富士康能夠接受各種規模的訂單,無論是小批量的定制化產品還是大規模的量產訂單。
此外,富士康通過整合自身的制造資源和客戶的供應鏈資源,提供從研發設計到樣品制作,再到無縫量產銜接的一條龍服務。“我們來一起去助力,或者一起來賦能我們AI智能硬件。”董飛總結道。

深圳市智能家居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呂強深入介紹了智能家居行業的多維度發展和未來趨勢。呂會長表示,智能家居行業不僅是一個單一的行業,而是一個跨領域眾多、產業鏈漫長的生態型行業,正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潛力。智能家居行業與家電、照明、地產、安防等多個行業有著緊密的聯系。據統計,智能家居與19個行業存在強關聯,這些行業的交叉板塊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智能家居行業包含12種業務模式,全屋智能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全屋智能,還包括智慧社區、智能生態圈、家電深度智能化、套餐模式等,每個模式都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和消費群體。
在政府的支持下,深圳市智能家居行業協會正在牽頭打造中國首個智能家居產業集群,旨在構建產業鏈齊全的行業生態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